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固的古文意思的一些知识点,和固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和例句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固的古文意思有几种急!
《赤壁之战》:“荆州与国邻接, *** 险固。”
译文:荆州和(吴)国接壤,周围山水险要,防守坚固。
《肴之战》:“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译文:君臣牢固地守卫着,借以窥视周王室(的权力)。
《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内心的固执,顽固的不可以移动。
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顽固守旧。
结合紧密,不容易 *** ;牢固;结实:阵地坚固。
二、固,在古文中有哪几种意思
固在古文中有多种意思,主要包括:
首先,固可以表示“坚固、牢固”的意思。例如,在《论语》中,“固 *** 之将圣,又多能也。”这里的“固”就是表示“坚定、牢固”的意思,整个句子的意思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而且赋予他很多才华。
其次,固还可以表示“坚定、不变”的意思。比如,《道德经》中,“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其中的“善守者固”就是表示“坚定不变”的意思。
再次,固还可以表示“本来、原来”的意思。例如,《左传》中,“晋固辞。”这里的“固”就是表示“本来、原来”的意思。
最后,固还可以表示“一定、必定”的意思。比如,《史记》中,“沛公固辞。”这里的“固”就是表示“一定、必定”的意思。
综上所述,固在古文中有多种意思,根据不同的语境,它可能表示坚固、牢固的意思,也可能表示坚定、不变的意思,还可能表示本来、原来的意思,或表示一定、必定的意思。
三、...罔、夙、故、 在文言文古汉语中常用的意思例句及翻译。
1、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势)
2、2固请,召有司案图(坚持,坚决)
3、3 *** 之心,日益骄固(顽固,固执)
4、4至于 *** ,理固宜然(本来,原来)
5、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表示让步,固然,诚然)
6、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 )
7、7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坚守、 *** )
8、(1)(《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 *** 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9、乐正求。——东汉·班固《汉书》
10、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史记·屈原列传》
11、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12、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
13、求救于孙将军。——《资治通鉴》
14、(2)又如:求浼(请求;央求);求神福(祈求神灵保佑;祝福);求张良,拜韩信(到处求人;求托有用的人);求化(乞求人施舍财物)
15、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16、入水求之。——《吕氏春秋·察今》
17、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18、不求闻达。——诸葛亮《出师表》
19、求利以污其行。——《后汉书·列女传》
20、求钱之民。——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21、求 *** 后。——明·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22、(4)又如:求代(迷信指吊死 *** *** 当“替死 *** ”,以求投胎托生);力求(极力追求;尽力谋求);求友(寻求朋友);求正(寻求正道);求合(寻求志同道合者);求采(搜求选取);求觅(寻找);求访(寻觅探访)
23、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左传·桓公十六年》
24、以城求璧。——《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25、就吾求寒衣。——《资治通鉴·唐纪》
26、忽啼求之。——宋·王安石《伤仲永》
27、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孟子·公孙丑上》
28、求思之深。——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9、求古仁人之心。——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3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31、(8)选择 [select]。如:求牛(择牛以供祭祀);求偶(择求配偶)
32、不忮不求。——《诗·邶风·雄雉》
33、彼交匪敖,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34、阜其财求。——《国语·周语上》
四、固的古文意思有几种
《赤壁之战》:“荆州与国邻接, *** 险固。”:荆州和国家相邻相接, *** 危险坚固。
《过秦论》:“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秦孝公占据崤山、函谷关险固的地方,拥有雍州的土地。
(2)【又】〈形使动>使……坚固;巩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家不是以山河的险
《肴之战》:“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君主和臣子稳固来窥伺周室。
《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内心的固执,顽固的不可以移动。
《阿房宫赋》:“ *** 之心,日益骄固。”秦始皇这暴君的心,却日益骄横顽固
《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固止之。”蔺相如坚持阻止他。
《齐桓晋文之事》:“臣固知王之不忍也。”我本来就知道大王的不忍心。
《垓下之战》:“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我今天本当要决一死战,希望让大家看我痛快地打一仗
柳宗元《封建论》:“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势也。”我因此说:不是圣人的意愿,而是大势。
司马相如《上林赋》:“鄙人固陋,不知忘讳。”我十分鄙陋,不知道忘忌讳。
1、结实,牢靠:坚固。稳固。巩固。凝固。加固。
2、坚定,不变动:固执。固定。固本。
3、本,原来:固有。固步自封(亦作“故步自封”)。
五、固在文言文中的解释是什么
固在文言文中的解释:坚固;稳固,牢固;固执,顽固;坚决,坚持;本来,原来。
《赤壁之战》:“荆州与国邻接, *** 险固。”
《肴之战》:“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固止之。”
《齐桓晋文之事》:“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古文〕怘《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古慕切,音顾。《说文》四塞也。从囗古声。《徐锴曰》淮南子谓九州之险,为九州之塞也。《礼·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周礼·夏官·掌固》掌修城郭沟池树渠之固。《注》掌国所依阻者。城郭已下数事,皆是牢固之事也。《孟子》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六、古文固是什么意思
1、固,本义为牢固、结实之意,后引申为确实、真实之意。常用于贬义,表示固执、死板、不灵活的意思。在古文中,多用于修辞手法,如“固然”、“岂有此理而有此事固不可”等。可以看出,在古文中,“固”有多重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理解其含义。
2、在古代文化中,“固”还有一些特殊的用法。例如,“固志”是指坚定的意志;“固本”是指重视根本,注重基础;“固若金汤”是指固定稳固,如同金属熔汤一般。这些用法都展现了“固”作为一个形容词和修辞手法的灵活 *** 和多样 *** 。
3、总之,“固”作为一个词语在古文中用法很多,多用于修辞、比喻、表述感情等方面。它通过与其它词语搭配使用,传达出不同的含义和情感。因此,阅读古代文学、历史和传统文化时要认真理解“固”的使用和含义,以更好地体会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
关于固的古文意思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