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圣弃智是什么意思 道家主张绝圣弃智什么意思

牵着乌龟去散步 意思 4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绝圣弃智是什么意思和道家主张绝圣弃智什么意思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绝圣弃智是什么意思以及道家主张绝圣弃智什么意思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弃圣绝智弃仁绝义是什么意思
  2. 庄子绝圣弃智是什么意思
  3. 绝圣弃智什么意思
  4. 绝圣弃智,大盗乃止 谁知道是什么意思

一、弃圣绝智弃仁绝义是什么意思

1、弃圣绝智是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核心,就是既不要圣 *** 不要智者。具体含义为表示一个人达到了绝对的神圣,从而舍去了知识。

2、弃仁绝义:老子认为人为的仁义其中必然参假,只有放弃假仁假义,才能让一个人真正的受到敬仰。出自《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二、庄子绝圣弃智是什么意思

1、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

2、现在讲的是《道德经》的第十九篇“绝圣弃智”。

3、这也是更具争议的一篇。就是开头的这三句:

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5、如果把本篇作为单独的篇章,不清楚上篇的解释和本文之间的联系,简单、孤立地解释“三绝三弃”,那怎么解释,都是老子更大的 *** 、反进步、反文明的罪证!

6、——“绝”的是人类进步所追求的文明:“圣”、“仁”、“巧”;

7、——“弃”的是社会安稳所必要的规范:“智”、“义”、“利”。

绝圣弃智是什么意思 道家主张绝圣弃智什么意思-第1张图片-

8、所以千百年来,喜欢老子的人,想尽办法把这些话绕回来,放回到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范畴来解释。

9、激烈一点的,干脆就承认“三绝三弃”就是社会进步的 *** 纲领,为能有这标志 *** 的 *** 言语,大呼过瘾。

10、我们知道,在中国人一贯的思维里,会说话的人都不会把话说“绝”,更不会直说“绝”话——“绝”字一出,万马难回。

11、但老子偏偏在这里“三绝三弃”,还不过瘾,外加下篇的“绝学无忧”,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说得人猛捏把汗。不禁要问:从来都讲“相对”,又更具智慧的老子,会说如此绝对,让人一把就拿住的话吗?

12、就是要彻底地“三绝三弃”——没有余地,不许回头!

13、——没有十足的信心,不敢说狠话;

14、——没有十足的把握,不敢下猛 *** ;

15、——没有十足的眼光,不敢指关键;

16、——没有十足的淡定,不敢起风云。

17、我们上篇讲到了,“大道废”,才“有仁义”;“智慧出”——废弃“大道”的“仁义”“智慧”,只会发展成“大伪”。

18、当时特别提醒大家:不要小看这“大伪”。尽管是“伪”,但能成“大”者,就不是一般人能分辨得出来。

19、“大道”有“圣”,“大伪”也有“圣”,而且比“大道之圣”还要“圣”,更象“圣”。怎么分别?不是说这真那假,摆在桌面上闻个 *** 蛋那么简单——能被你分得清的真假,那只是“小伪”。

20、所谓的“大伪”,就是那只不到 *** *** 那里,谁都分辨不出来的六耳猕猴,那也叫“大圣”,但是“大伪圣”——和真正的孙大圣拥有一样的能力,百般的变化。说这假大圣“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本事决不亚于孙大圣。一般的神仙想尽办法都难以判辨,连菩萨也一筹莫展。最后怎么分出来的?

21、—— *** *** 一说出假大圣的“本来”面目,这假的自己先胆战心惊,立马自现出原形。

22、这就是“大道之圣”和“大伪之圣”间的本质区别:

23、——“有我”还是“无我”,“有身”还是“无身”,“有私”还是“无私”。

24、“有我”,一说便惊;“有身”,一拿便住——只有把藏在袍子下的“私”字轧出来,才能“无私”。不然,任你有上天入地的本事,最终自现“有私”之原形。

25、“大伪之圣”尚且如此之难以分清,那些“大伪之智”、“大伪之仁义”、“大伪之巧利”呢?——“智”更眩目,“仁”更动人,“义”更动心,“巧”比天高,“利”比蜜甜。

26、如此之 *** ,转身都难,非“大定力者”不可为!

27、还要自断血脉,连筋带骨,切除顽瘤,无“大决心者”不可绝!

28、难道就没有中间一点、缓和一点的路可走吗?——就是“绝”该“绝”的,“弃”该“弃”的,“不该绝、不该弃”的留下来。

29、问得好!第三条路往往最让人遐想、最愿意寻找的——愿望不错!在“该和不该”处猛下功夫。

30、什么是“该”和“不该”?不在“我”与“不我”间作一了断,“私”与“非私”中痛下狠手,还在“我”的“该与不该”里打转,这种所谓的“中间”——以“我”为“中”,不是“大伪”,又是什么?

31、这是“大道”与“大伪”——两条路线的决断关键,从来就只有一个“我”字——“有我”必“伪”,“无我”方“道”。非此即彼,来不得半点含糊。决战关头,少点“绝”心,松点手劲,必现“私我”,必受其乱。

三、绝圣弃智什么意思

1、圣、智:智慧,聪明。弃绝聪明才智,返归天真纯朴。这是古代老、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2、《汉书》卷一百上·叙传...虽修儒学,然贵老、严之术。桓生欲借其书,嗣报曰“若夫严子者,绝圣弃智,修生 *** ,清虚淡泊,归之自然,独师友造化,而不为世俗...《晋书》卷九十二·列传第六十二...其旨。物必有宗,事必有主,寄责于圣人而遗累乎陈迹也。故化之以绝圣弃智,镇之以无名之朴。圣教救其末,老庄明其本,本末之涂殊而...《南齐书》卷五十四·列传第三十五·高逸...有左右,故教成先后。广略为言,自生优劣。道本虚无,非由学至,绝圣弃智,已成有为。有为之无,终非道本。若使本末同无,曾何等级...《全后周文》卷二十三...上智;狂可为圣,复非下愚:《书》辨狂、圣,皆中庸也。老子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此盖中材之圣,非上智也。」...《全晋文》卷五十三...其旨。物必有宗,事必有主,寄责于圣人而遗累乎陈迹也。故化之以绝圣弃智,镇之以无名之朴。圣教救其末,老庄明其本,本末之涂殊而...《全汉文》卷五十六...◇报桓谭若夫严子者,绝圣弃智,修生 *** ,清虚澹泊,归之自然,独师友造化,而不为世俗...《全三国文》卷五十二·魏五十二...子云以下,莫不造门。桓君山从借《庄子》。嗣报曰:「若庄子者,绝圣弃智,修 *** 保身,清虚淡泊,归之自然。钓渔于一壑,则万物不干...《全唐文》第01部卷十二...迹柱下,大宏雅训,垂范将来。虽心齐於太虚,而理归於真宰。若夫绝圣弃智,安神寡欲,寂寞杳冥之际,希夷视听之表,淡尔无为,悠然...《全唐文》第03部卷二百十五...尊师业尚冲密,勤毖幽深,理心事天,所宝惟啬,绝圣弃智,不耀其光,故真感冥期,珍图秘学业, *** 与天道,不可得而...《全唐文》第03部卷二百八十二...尊师业尚盅密,勤毖幽深,理心事天,所宝惟墙,绝圣弃智,不曜其光,故真感冥期,珍图秘学, *** 与天道,不可得而闻...《史记三家注》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集解】:服虔曰:“绝圣弃知而忘其身也。”【索隐】:按:释智谓绝圣弃智也。遗形者,“形故可使如槁木”是也。自丧者,谓“心若死...《史记三家注》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乱’,是去羡也。”绌聪明,【索隐】:如淳曰:“‘不尚贤’,‘绝圣弃智’也。”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 *** 动...《广弘明集》卷第五...今之有。或执或否。得无陷矛盾之论乎。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孙盛曰。夫有仁圣必有...《广弘明集》卷第八...为狂则非上智。狂可为圣复非下愚。书辨狂圣。皆中庸也。老子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此盖中才之圣。非上智也。...《广弘明集》卷第十八...撕。夫以住无所住。万善所以兼修。为无不为。一音所以齐应。岂止绝圣弃智抱一守雌冷然独善义无兼济。较言优劣其可伦乎。二宗既辩百...

四、绝圣弃智,大盗乃止 谁知道是什么意思

1、”绝圣弃智,大盗乃止“出自《庄子·胠箧》,意思是:抛弃一切文化和智慧,社会就会没有盗乱回到原始状态中去。

2、原文为: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绝圣弃智,大盗乃止,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

3、译文:溪水干涸山谷显得格外空旷,山丘夷平深潭显得格外充实。圣人死了,那么大盗也就不会再兴起,天下就太平而没有变故了。圣人不死,大盗也就不会中止。即使让整个社会都重用圣人治理天下,那么这也是让盗跖获得更大的好处。

4、庄子的散文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文学史上一位不朽的散文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5、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庄周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绝圣弃智是什么意思和道家主张绝圣弃智什么意思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标签: 绝圣弃智 意思 什么 道家 主张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