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菥的意思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恍恍荡荡的意思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菥的意思和恍恍荡荡的意思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菥_的意思菥_的意思是什么
菥_的词语解释是:菥_xīmì。(1)一年生草本植物,直立茎,叶呈长椭圆形,总状花序,开白色小花。植株均可入 *** ,起清热解毒作用, *** 有_风去湿作用。
菥_的词语解释是:菥_xīmì。(1)一年生草本植物,直立茎,叶呈长椭圆形,总状花序,开白色小花。植株均可入 *** ,起清热解毒作用, *** 有_风去湿作用。结构是:菥(上下结构)_(上下结构)。注音是:ㄒ一ㄇ一_。拼音是:xīmì。
菥_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荠菜的一种,茎梗上有毛。十字花科遏蓝菜属植物。 *** 或全草入 *** ,嫩苗作野菜。引汉张衡《南都赋》:“若其园圃,则有菥_、芋瓜。”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菥_》:“_与菥_,一物也,但分大小二种耳。小者为_,大者为菥_。”清曹寅《和孙子鱼食荠诗寄二弟》:“赋形同菥_,聚族异芜菁。”
菥_(植物)菥_(pennycress),一年生草本,高9-60厘米, *** ;茎直立,不分枝或分枝,具棱。基生叶倒卵状长圆形,长3-5厘米,宽1-1.5厘米,顶端圆钝或急尖,基部抱茎,两侧箭形,边缘具疏齿;叶柄长1-3厘米。总状花序顶生;花白色,直径约2毫米;花梗细,长5-10毫米;萼片直立,卵形,长约2毫米,顶端圆钝;花瓣长圆状倒卵形,长2-4毫米,顶端圆钝或微凹。全草可入 *** ,具有清肝明目,清热利尿等功效,主治肾炎、 *** 内膜炎。可以食用。
电光朝露担惊受怕独步当时词不达意促膝谈心岛瘦郊寒惮赫千里东拉西扯斗粟尺布独辟蹊径
电光朝露大含细入独步当时斗粟尺布东拉西扯岛瘦郊寒促膝谈心 *** 乏术堤溃蚁孔黩武穷兵
二、菥取名字是什么意思
1、在命名中,"菥"字有着特殊的含义,来源于植物名称"菥蓂"。这个字的读音是"xī",声调为阴平, *** 着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它具有直立的茎干,叶子形状为长椭圆形,花开白色,形成总状花序。更为独特的是,菥蓂不仅可作为 *** 材使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其 *** 还具有祛风去湿的作用。
2、"菥"在人名中并不常见,据统计,在人名库中大约出现了70次左右。因此,当您在取名字时看到"菥"这个字,它可能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健康,或者寓意着拥有这种植物特质的某种内在品质。选择这样的名字,无疑会赋予孩子一种独特的自然韵味和寓意。
三、请帮我解释这些字的意思,谢谢.
1、(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 *** 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2、西,鸟在巢上,象形。——《说文》
3、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敦煌曲子词集》
4、西通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
5、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长歌行》
6、从小丘西行……——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7、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8、又如:西上(向西去);西驾(皇帝的车驾西行);西夕(太阳西下而天黑)
9、方位词。日落的方向,西方 [west]
10、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说文》
11、以白琥礼西方。——《周礼·大宗伯》
12、赵王因起兵南戍韩梁之西边。——《战国策·赵策一》
13、故有 *** 、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异居而同财,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仪礼·丧服》
14、又如:西班(武官。唐凡朝会,武官班于西);各奔西东(各奔前程);西帮(经营钱庄业的山西人);西都(古指洛阳);西裔(西部边远地区);西牛贺洲(佛经中四大部洲之一,在西方)
15、古称西边的邻国 [western neighbo *** ing state]
16、越山千万云门绝,西僧貌古还名月。——唐·皎然《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
17、又如:西僧(西蕃僧人);西人(宋时指西夏人)
18、现代我国称欧美为“西洋”或“泰西”,简称“西” [Western;Occidental]
19、初中西不睦,地方官出示,禁止华人受雇外洋,供其服役。——清·夏燮《粤民义师记》
20、又如:西珠(西洋商人贩运到中国来的珍珠);西番柿子(番茄)
21、西天的简称。佛经中指 *** 所在之处为极乐世界,也叫“西天” [Western Paradise]。如:西土(指 *** 发源地印度。印度古称天竺,因在中国之西,故称);西方净土( *** 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22、(形声。从水,先声。据甲骨文,上为足形,下为水形。本义:用水洗脚)
23、王方踞床洗。——《汉书·黥布传》。注:“濯足也。”
24、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史记·高祖本纪》
25、水在洗东。——《仪礼·乡饮酒礼》。注:“承盥洗者,弃水器也。”
26、上闻后宫欢笑,问其故,左右以贵妃三日洗禄儿对。——《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载》
27、晴雪所洗。——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28、又如:洗头(宋时礼俗。新婚数日后,女家迎女归,并备礼品送女回婿家);洗耳不听(喻厌闻世事); *** (洗儿时赐赠的钱);洗泥(即洗尘。置办酒食招待远行而来的客人)
29、圣人以此洗心。——《易·系辞》
30、思君厚德委如山,洁诚洗志期暮年。——南朝宋·鲍照《代白纻舞歌辞》
31、又如:洗脱(把嫌疑、屈辱洗雪掉);清洗(清除);洗革(除去)
32、小人从前原也作些小道儿上的买卖,后来洗手不干,就在河工上充了一个夫头。——《儿女英雄传》
33、又如:洗伐(整顿,革新);洗手奉职(谓廉治无私,忠于职守);洗心(比喻改过自新)
34、抢光;杀尽 [sack;kill and loot]
35、巢复入京师,怒民迎王师,纵击杀八万人,血流于路可涉也,谓之洗城。——《新唐书·黄巢传》
36、又如:洗剥(搜身 *** );洗荡(杀尽,清洗);洗劫;洗民
37、一件是 *** 洗的个东方朔,肩上担着一枝蟠桃。——《梼杌闲评——明珠缘》
38、又如:洗竹(削去丛竹的繁枝);洗玩(摆弄,玩赏);洗削(磨刀)
39、琢磨,提炼 [polish]。如:洗句(用心琢磨使词句简洁精美);洗补(涂改添补)
40、中国古代的一种官名 [a official name]。如:洗马
41、古代盥洗用的器皿 [an ancient washing utensil]。形似浅盆。一般用青铜铸造,也有陶质的
42、夙兴,设洗直于东荣。——《仪礼·士冠礼》
43、(形声。从系(mì),囟(xìn)声。系,细丝。本义:细小)
44、同本义。和“大”相对 [little; *** all]
45、细,微也。——《说文》。按,细者,细之微也。
46、细人之爱 *** 以姑息。——《礼记·檀弓》
47、细钧有钟无镈。——《国语·周语》
48、此吾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墨子·天志中》
49、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50、斜风细雨。——唐·张志和《渔歌子》
51、不知其细。——清·刘开《问说》
52、又如:细崽(细作;西崽);细人(细作;姬妾);细探人(多指 *** 中的探子);细士(小人)
53、纤细。和“粗”相对 [fine;slender]
54、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墨子·兼爱中》
55、细笔钩勒。——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56、细若蚊足。——明·魏学洢《核舟记》
57、又如:细腰(细要。纤细的腰身);细娘家(指容貌美好的少女);细袅袅(细而柔软的样子);细毛(纤细的毛)
58、精致,细密 [meticulous;delicate;exquisite;fine;close]
59、还是那年我和你拌嘴的那日起,叫上来做细活的。——《红楼梦》
60、又如:细欺雀舌(指上乘的茶叶);细针密线(喻周密,周到);细攒(密密 *** ;精细镶嵌);细果(精美点心)
61、琐碎 [minute;trifling]。如:细政(繁复的征税);细务(琐碎而无关紧要的小事)
62、细瞻景状。——《聊斋志异·促织》
63、大妈原是谢家的使唤丫头,至于怎么嫁给大伯的,却不知细情。——魏巍《东方》
*** 、又如:细罄(详细地说尽);细事(详情;底细)
65、细音,尖细的声音 [sharp;shrill]。如:细音(声韵学名词。凡是有[i]、[y]介音或主要元音为[i],[y]的韵母,称为“细音”)
66、遂欲满求,不顾细民,非存之道。——《晏子春秋》
67、又如:细夫(小民);细民(平民);细婢(小婢)
68、年幼 [young]。如:细人(青年侍女);细娃(方言。小孩);细佬(方言。小孩);细儿(幼子)
69、柔嫩 [tender;delicate]。如:细皮嫩肉(形容人长得娇嫩);细柳(初生的嫩柳条)
70、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71、微小的丝 [fine silk]。如:细丝(带有丝纹的白银)
72、旧称行为不高尚或地位低下的人 [the insi *** ificants]
73、臣主未宁于上,黔细未辑于下。——郭璞《省刑疏》
74、狃于奸宄,败常乱俗,三细不宥。——《书·君陈》
75、(形声。从口,及声。本义:吸气入体内)
76、吹呴呼吸,吐故纳新。——《庄子·刻意》
77、不食五谷,吸风引露。——《庄子· *** 》
78、又如:吸呼(呼吸);吸留(变滓喘吸的样子);吸风(吸气。道家辟谷养生之术。谓吸食天地之精气;亦作吸西北风。比喻挨饿);吸新吐故(吸进新气,吐出浊气)
79、吸湛露之浮凉兮,漱凝霜之?雰雰。——《楚辞·九章·悲回风》
80、左相嵧瘤鶹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唐·杜甫《饮中 *** 歌》
81、又如:吸食(用嘴吸进[某些食物、毒物等]);吸霞(吸食朝霞。道家用以 *** 养生);吸露(吸饮露水。喻高洁)
82、久之,则吸纳他族互相同化,则不同血统而同一民族者有之。——梁启超《 *** 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
83、又如:吸纳(吸收容纳);吸集(吸收汇集);吸利(搜括钱财)
84、寿峰手上就像有吸铁石一样,完全都吸到手上。——张恨水《啼笑姻缘》
85、又如:异 *** 相吸; *** 石(相传能治毒的 *** 石)
86、风尘吸张。——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87、又如:吸逮(气 *** 而不绝);吸聚(翕聚,汇聚)
88、亲近 [be inti *** te]。如:吸习(翕习。附和亲近,习以为常)
*** 、动 [move]。如:吸吸(摇动或移动的样子);吸淋淋(摇动的样子)
90、通“麾”。将军的旌旗 [standard of a com *** nder]。如:戏戟(有旗的戟);戏下(在主帅的旌麾之下。引申为部下)
91、指挥 [com *** nd;direct]。如:戏竹(指挥奏乐的用具)
*** 、(形声。从戈。虚(xī)声。本义:一种兵器)
93、假借为“麾”。 *** 中的帅旗 [flag]
94、兵罢戏。——《史记·高帝纪》。正义:“大旗也。”
95、戏下骑从者八百余人。——《汉书·项籍传》。注:“大将之旗。”
96、戏,三军之偏也。——《说文》。段玉裁注:“偏为前拒之偏,谓军所驻之一面也。”
97、指歌舞杂技等的表演 [play;sport]
98、云烟古寺闻僧梵,灯火长桥见戏场。——宋·陆游《出游》
99、又如:戏场(表演歌舞杂技的场子);散戏;猴戏;游戏;排戏;配戏(配合主角演戏);扮戏
100、那明湖居本是个大戏园子,戏台前有一百多张桌子。——《老残游记》
101、又如:戏提调(戏曲演出时负责安排戏码、分配演员、场面调度等事务的人);戏面(假 *** );戏头(宋代戏曲演出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京戏;黄梅戏
102、尚促织之戏。——《聊斋志异·促织》
103、少室周为赵简子之右,闻牛谈有力,请与之戏,弗胜,致右焉。——《国语·晋语九》。韦昭注:“戏,角力也。”
104、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105、智襄子戏韩康子而侮段规。——《国语·晋语九》
106、又如:戏辱(戏弄侮辱);戏妇(戏弄新娘);戏说(开玩笑)
107、吴用见了,便教军校迎敌戏战,他若追来,乘势便退。——《 *** 传》
108、剧孟行大类朱家,而好博,多少年之戏。——《史记·游侠列传》
109、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聊斋志异·促织》
110、留连戏蝶。——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11、门外戏。——《世说新语·方正》
112、又如:戏适(游戏消遣);戏娱(游戏娱乐)
113、拴;系结 [tie;fasten;button up]
114、忽风云腾涌,急系缆。——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115、又如:系腰(腰带);系鞋带;把晾衣服绳系在树上;她的头发上系了一根红缎带;腰上系了一根紫色的…腰带;把卡片系在包上;把衣服扣系上
116、愚士系俗兮,窘若囚拘。——汉·贾谊《鹏鸟赋》
117、累及好人,无故系狱。——元·关汉卿《裴度还带》
118、留意;挂念 [be careful;look out]。如:系人情思
119、穷通各问命,不系才不才。——唐·白居易《谕友》
120、[moor]用链条、缆绳、锚或其它工具把船艇飞行器 *** 的动作
121、[ribbon]∶主要用于捆扎包装物的窄形织品(如粘贴在带状物之上的薄纸或纺织纤维)
122、[tie-tie]∶海员吊床上的几根系绳之一,可用它将吊床捆成一卷;泛指各种绳索
123、[frenum]∶一种作为支持或 *** 用的连接 *** 的膜皱襞(例如舌下面的)
124、[lace]∶将两个边(如服装的或机器皮带的)系结在一起的细索或线带
125、[ *** kefast]∶船艇系在某种东西上(如浮筒或桩柱)
126、[stakerope]∶将动物系于桩上的绳子
127、[tether]∶用来拴住动物使它只能在允许范围内活动或喂食的物件;好像系绳、系链那样使用的东西(如绳、缆)
128、(“系”、“系”、“系”三字的意义界限不清楚,故往往通用,且经传多以系为之,只有世系的意义,只用“系”字。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爪”,下面是“丝”。丝悬于掌中而下垂。本义:悬,挂)
129、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荀子》
130、又如:系璧(系在带间的小玉璧);系滞(悬挂弃置)
131、以九两系邦国之民。——《周礼·天官·大宰》。注:“系,联缀也。”
132、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史记》
133、又如:系足(借指婚姻);系裹(穿戴衣帽);系舟(指船靠岸。也作“系船”)
134、收系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
135、利系者之多。——清·方苞《狱中杂记》
136、可怜赫赫丹阳尹,数颗槟榔尚系怀。——宋·陆游《读史》
137、古者诸侯之有女子也,所以苞苴玩弄系援于大国也。——汉·刘向《列女传》
138、又如:系援(依附求助);系象(寄托意象);系命(犹言寄托 *** 命)
139、足有系帛书。——东汉·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140、又如:系亲(联姻,结亲);系络(联结);系联(联系);系属(联缀)
141、∶系物的带、绳 [band;rope;cord]
142、武冠,俗谓之大冠,环缨无蕤,以青系为绲。——《后汉书·舆服志下》
143、世系; *** [lineage;line;system]
144、桑道茂者,寒人,失其系望。——《新唐书》
145、又如:系望(世系郡望);系孙(指后代子孙);系族(一姓世代相传的序列);系录(谱牒。记录一姓世系的书);系世(记载世系的谱牒);谱系;管系;层系;坐标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奥陶系;碳系;志留系
146、某些学科中分类的名称 [family]。如:汉藏语系;印欧语系
147、高等学校按专业 *** 质设置的教学行政单位 [department]。如:数学系;历史系
148、地质学名词 [system]。地层 *** 分类的第二级,小于界,相当于地质年代的纪
149、系燕王父子。——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50、系,系也,相联系也。——《释名·释衣服》
151、系曰。——《文选·张衡·思玄赋》。旧注:“系,系也,言系一赋之前意也。”
152、系隆我汉。——《后汉书·光武纪下》。注:“犹系也。”
153、系妻孥。——《国语·越语上》注:“系,系也。”
154、系马舌。——《国语·吴语》。又注:“系,缚也。缚马舌恐有声也。”
155、系累其子弟。——《孟子,梁惠王下》。注:“系累,犹缚结也。”
156、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贾谊《过秦论》
157、又如:系累(束缚);系锁(用锁索 *** );系颈(把绳套在颈上,表示伏罪投降)
158、泛海而至,风波艰阻,沈溺相系。——《后汉书·郑弘传》
159、邓、唐、蔡、陈,驰捷系踵。——宋·洪迈《容斋四笔·会合联句》
160、又如:系进(接续进发);系道(相继于道,络绎不绝)
161、维系;关联 [ *** intain;relate to;miss]
162、某命系于将军,惟将军怜之。——《三国演义》
163、又如:系属(联系,关联);系心(犹归心;挂心)
1 *** 、是 [be]。如:纯系虚构;系是(是,乃是)
165、(会意。甲骨文上面是“鼓”本字,下面是“口”。“鼓”表示欢乐,“口”是发出欢声。本义:快乐;高兴)
166、同本义(乐之见于谈笑曰喜。喜,形于色) [happy;pleased]
167、人喜则斯陶。——《礼记·檀弓》
168、其志为喜。——《素问·五远行大论》
169、既见君子,我心则喜。——《诗·小雅·菁菁》
170、陈胜、吴广喜,念 *** 。——《史记·陈涉世家》
171、嘿然大喜。——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172、虎因喜。——唐·柳宗元《三戒》
173、不以物喜。——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74、三保亦自喜。——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175、喜容原好,愁容也好,蓦地间怒容越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76、又如:喜洽(喜恰。和颜悦色;热情);喜之不尽(无限欢喜);喜匆匆(喜欢,兴奋的样子);喜欢不杀(很喜欢;喜欢死了);喜上眉梢(眉宇间露出喜悦的表情)
177、人命难知,计算喜错。——《百喻经·婆罗门杀子喻》
178、齐威王之时喜隐。——《史记·滑稽列传》
179、宽仁喜儒术。——《淮南子·宪王钦传》
180、盖孔子晚而喜《易》。——《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181、最喜小儿。——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82、少年人常喜事。——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83、老人犹喜。——清· *** 《芋老人传》
184、又如:喜士(好客;喜接纳贤士);喜功(自负其功;喜立大功;贪功);喜名(好名;追求名誉)。使…高兴
185、可怪乌雅鸟,鸣声不喜人。——刘基《鸟啼曲》
186、妇女 *** [conceive;be pre *** ant]
187、叫大夫瞧了,又说并不是喜。——曹雪芹《红楼梦》
188、又如:喜信(指 *** );喜脉(妇女 *** 的脉象);喜弹(孵不成雏鸭的鸭蛋。也叫“鸭馄饨”)
*** 、固庆其喜而吊其忧。——《国语·鲁语》
190、内家报喜车凌晓,太史占祥斗挂秋。——宋·秦观《庆张君俞都尉留后得子》
191、喜宴前枉唤新郎,洞房中依然触觉。——《二刻拍案惊奇》
1 *** 、又如:喜兆(喜事的征兆);喜信(唐代进士及第的家报;喜庆事情的先兆)
193、痘疹 [variola]。旧俗孩子出痘时,常因惧得天花而讳言之,又以痘既发出便可平安,故用“喜”字代指,以求吉利
194、姐儿发热是见喜了,并非别症。——《红楼梦》
195、(“席”的古字。会意。从巾,庶省声。天子诸侯的席有刺绣镶边,故从巾。席用来待广大宾客,故从“庶”省。本义:供坐卧铺垫的用具。后又曾写作“席”)同本义 [ *** t]
196、席,藉也。礼天子诸侯席有黼绣纯饰。——《说文》。按,即筵也。方幅如巾,故从巾。
197、设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周礼·司几筵》。疏:“初在地者一重,谓之筵。重在上者,即谓之席。”
198、设之曰筵,坐之曰席。——《礼记·祭统》注
199、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邶风·柏舟》
200、结发同枕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01、觉时之枕席。——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02、席地而卧。——清·方苞《狱中杂记》
203、席地倚墙。——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04、又如:席包(以苇席或高粱篾席制的包);席具(铺垫用具);席户(悬席为户。比喻房子的简陋);席号(以草席搭建的临时棚屋);席荐(席子与草荐,都是草编的坐卧用具)
205、席而无上下,则乱于席次矣。——《孔子家语》
206、变色离席。(大惊失色离开座位)。——《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07、又如:席舍(贡院中的试场座位、考舍);席尊(首席);上席;下席;硬席;专席;来宾席;被告席
208、成桌的饭菜,酒筵 [banquet;feast]
209、饮酒酣,武安起为寿,坐皆避席优。——《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10、所赐者兴,受爵,降席下,奠爵,再拜稽首。——《仪礼·燕礼》。郑玄注:“席下,席西也。”
211、又如:席尊(指主持酒席的人);席面(宴席上与主人对席的客位);流水席;还席
212、常恐诸子侈席势凌人。——《旧唐书·房乔传》
213、这钱谷一席,有个小徒很过得去,可以叫他来效劳。——《负曝闲谈》
214、步武离台席,徊翔集帝梧。——唐·刘禹锡《赠杨尚书》
215、旧称所司职务为席,如管刑名的幕宾称刑席,管钱谷的称钱席;教师称教席 [position]
216、每一个人替他们安置一席,倒也不难。——《文明小史》
217、早行篙师怠,席挂风不正。——杜甫《早发》
218、铺席,登席就坐[cover with a *** t;]
219、乃席宾。——《仪礼·乡饮酒礼》
220、必正席,先尝之。——《论语》。皇疏:“犹坐也。”
221、席于门中。——《仪礼·特 *** 馈食礼》
222、赵旃夜至于楚军,席于军门之外。——《左传·宣公十二年》
223、吕产、吕禄席太后之宠。——《汉书·刘向传》
224、相枕席于道路。——班固《汉书》
225、用于表示酒席的数目。如:办了三席酒;一席话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