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原位标注的图解,框架梁的标注 ***

牵着乌龟去散步 图解 9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梁原位标注的图解,以及框架梁的标注 *** 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梁钢筋原位标注图解
  2. 梁的原位标注位置问题
  3. 梁配筋:钢筋原位标注
  4. 请问梁上部钢筋跨中原位标注是什么意思
  5. 请问此图中梁上部的原位标注是什么意思
  6. 梁上部钢筋的跨中原位标注是表示什么的
  7. 梁的原位标注怎么识读呀 例如下面的 *** 梁的原未标注

一、梁钢筋原位标注图解

1、梁上面和下面的数字表示上\下层配筋,240*400表示尺寸,Φ8@100/200(2)表示间距200,加密区为100,(2)表示。

2、这个要按照原位标注优先于集中标注的原则参见03G101-1图集第22页说明(下图):

3、梁上下钢筋都为通贯筋时,一般都在集中标注,其中上筋与下筋之间用分号隔开,前都为上通筋,后都为下通筋。上筋如有+()时,括号内为架力筋,一般为箍筋肢数多而增加使用。分隔号使用在集中标注中,原位标注不使用。

梁原位标注的图解,框架梁的标注方法-第1张图片-

4、梁上下钢筋都为通贯筋时,一般都在集中标注,其中上筋与下筋之间用分号隔开,前都为上通筋,后都为下通筋。上筋如有+()时,括号内为架力筋,一般为箍筋肢数多而增加使用。分隔号使用在集中标注中,原位标注不使用。

5、一、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6、二、梁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7、三、附加箍筋或吊筋,将其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在梁平面法施工图上统一注明,少数与统一注明值不同时,再原位引注。

8、原位标注,是工程制图采用整体平面表示 *** 时的专用术语,区别于“集中标注”。

9、原位标注指在梁跨的局部,截面、标高、配筋信息有不同于集中标注的单独标注,在梁的上部标明支座筋和架立筋,在梁的下部标明下部筋、箍筋、拉筋、腰筋、梁跨截面变化、位置变化、标高变化,还包含其它特殊改变的数值及文字说明。

1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位标注

二、梁的原位标注位置问题

1、答:梁的原位标注“200*400/400”,多此一举!

2、图纸上有些原位标注上下重叠在一起的,上面的原位标注2c18在1号位置还是2号位置如图,还有原位标注200*400/400是什么意思

3、该KL18(A),一端带有悬挑, 200×400(400已告知)符合了梁集中标注要求,悬挑梁根部和端部高度相同。但却缺了梁上部通长钢筋的配置。

4、原位标注:218在1号2号位置都是它。原位标注200*400/400是错用了梁集中标注规定: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和端部高度值,即为b×h1/h2。而本梁却是悬挑梁根部和端部高度相同。故不伦不类地用了200*400/400。实际原位标注的内容规定中没有该项。

5、综看该图一角,梁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必注值及一项选注值。它却缺了规定的一项:梁上部通长钢筋或……配置……。梁原位标注的内容规定和 *** 又不符11G101系列的规定。若您从11G101-1 p26读到p29页,可知该图纸的设计深度不差了!是个新手!这单位大约没有审核人把关的。

三、梁配筋:钢筋原位标注

梁上面和下面的数字表示上下层配筋,240*400表示尺寸,Φ8@100/200(2)表示间距200,加密区为100,(2)表示。

梁上下钢筋都为通贯筋时,一般都在集中标注,其中上筋与下筋之间用分号隔开,前都为上通筋,后都为下通筋。上筋如有+()时,括号内为架力筋,一般为箍筋肢数多而增加使用。分隔号使用在集中标注中,原位标注不使用。

注意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1,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表中数值要增加0.1。

柱子纵向钢筋间距不满足规范要求,如截面边长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忽略部分规范中的规定,如边柱、角柱及 *** 墙端柱在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四、请问梁上部钢筋跨中原位标注是什么意思

梁上部钢筋的跨中原位标注是表示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梁上部钢筋跨中原位标注,是一个特例(即一般情况不会出现“梁上部钢筋跨中原位标注”),只适用大小跨梁的注写。

例如如图4.2.4-1大小跨梁的注写示意。由于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第4.2.4梁原位标注原位标注内容规定如下:中有这样一款:

(3)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图4.2.4-1)。这样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只要在小跨左、右两边仅在支座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可省去不注。因为中间跨是小跨,由两边大跨伸来的非通长筋(较大一跨Ln/3净跨值)在中间小跨中要出现重叠,所以在梁上部钢筋的跨中原位标注了与左、右两边标注相同配筋值,以示不要教条,不要非做成较大一跨Ln/3净跨值两边同时对伸重叠,非通长筋在小跨中做成贯通就可,这时才出现“梁上部钢筋跨中原位标注”,不是大小跨的梁是不会出现梁上部钢筋跨中原位标注的。

参考资料:16G101-1(替代11G101-1)平面整体表示 *** 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五、请问此图中梁上部的原位标注是什么意思

请问此图中梁上部原位标注在中间的钢筋是什么意思?

答:此图中,梁上部原位标注在中间的钢筋(425),是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11G101-1中4.2.1平面注写方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1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六、梁上部钢筋的跨中原位标注是表示什么的

梁上部钢筋的跨中原位标注是表示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梁上部钢筋跨中原位标注,是一个特例(即一般情况不会出现“梁上部钢筋跨中原位标注”),只适用大小跨梁的注写。

例如如图4.2.4-1大小跨梁的注写示意。由于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第4.2.4梁原位标注原位标注内容规定如下:中有这样一款:

(3)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图4.2.4-1)。这样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只要在小跨左、右两边仅在支座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可省去不注。因为中间跨是小跨,由两边大跨伸来的非通长筋(较大一跨Ln/3净跨值)在中间小跨中要出现重叠,所以在梁上部钢筋的跨中原位标注了与左、右两边标注相同配筋值,以示不要教条,不要非做成较大一跨Ln/3净跨值两边同时对伸重叠,非通长筋在小跨中做成贯通就可,这时才出现“梁上部钢筋跨中原位标注”,不是大小跨的梁是不会出现梁上部钢筋跨中原位标注的。

参考资料:16G101-1(替代11G101-1)平面整体表示 *** 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七、梁的原位标注怎么识读呀 例如下面的 *** 梁的原未标注

1\KL7(3跨)截面尺寸300宽*700高度,梁底配筋从左向右:之一跨梁底二级钢4根25,抗钮钢筋4根二级钢18;第二跨(中间短跨)梁底二级钢2根25,构造腰筋一级钢4根10;第三跨梁底二级钢4根25,抗钮钢筋4根二级钢18。

梁顶从左向右:集中标注中注明梁顶贯通筋为二级钢2根25,原位标注表示的是支座处负筋,之一支座为二级钢4跟25,第二支座二级钢6根25(分两排,之一排4根,第二排2根),余同,其中中间那小跨上面的表示该跨梁顶贯通二级钢6根25

2、箍筋是一级钢10个的,加密区是一级钢10个的间距100mm,非加密区一级钢10个的间距200mm,都是2支箍。

3、KL7(3跨)的梁顶标高都是-0.1米相对于本楼层。

关于梁原位标注的图解和框架梁的标注 *** 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标注 原位 图解 框架 ***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