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蟪怎么读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斥鷃怎么读,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蟪怎么读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蟪蛄怎么读音
蟪,汉语二级字,蟪蛄是一种小蝉,青紫色,吻长,身体短,亦称伏天儿。蛄通常指蝼蛄,成虫体长30—35mm,灰褐色,腹部色较浅,全身密布细毛,头圆锥形,触角丝状,分布于全国各地。蛄食 *** 杂,咬食植物根茎,果实,比如马铃薯,黄薯等等为农业害虫。
全世界约40多种,我国有6种,为害虫的有2种,即华北蝼蛄、东方蝼蛄,其次普通蝼蛄。蟪蛄又名知了,昆虫种名。翅两对,前后翅均为膜翅,口器为刺吸式。
1、时过境迁,但这两句话,充分说明了蟪蛄和黑蚱蝉出现的时间不同。给我印象很深,年年夏天都会想起来。
2、初结束,接下去的一个月时间是最安静的。到了6月底蚱蝉、蒙古寒蝉、松寒蝉、蟪蛄等另外四五种知了,又会开始轮番出现,夏天我们最常见的黑色蝉叫黑蚱蝉。
3、它的学名叫做蟪蛄,浑身有着晦暗的杂色,拿在手里觉得花不棱登的,但这种杂乱的颜色是它的保护色。
4、李延山仿佛都能听到那树枝划破空气发出的声音,他连睁大双眼望去,只见那树枝顶端已然洞穿了一只蟪蛄的躯体。
5、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凡人仰观苍天,不知身在井底。
二、虺夔怎么读
1、(形声。从虫,兀(wù)声。本义:蜥蜴)
2、胡为虺蜴。——《诗·小雅·正月》。陆疏:“一名蝾螈,水蜴也。或谓之号蟪,或谓之蛇毉。”
3、又如:虺易(蜥蜴);虺蜓(蜥蜴和壁虎);虺蜥(蜥蜴)
4、毒蛇,俗你土虺蛇,大毒蛇。泛指蛇类
5、虺,蛇属,细颈大头,色如绶文,大者长七八尺。——《字汇》
6、维虺维蛇。——《诗·小雅·斯干》
7、又如:虺豺(泛指毒蛇猛兽);虺蛇(毒蛇。亦喻恶人);虺民(毒蛇似的人);虺螫(毒蛇咬);虺蛇入梦(生女的徵兆);虺皮(蛇皮)
8、尔雅.释鱼》:「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宋.邢昺.疏:「案:舍人曰:『蝮,一名虺。江、淮以南曰蝮,江、淮以北曰虺。』孙炎曰:『江、淮以南谓虺为蝮,广三寸,头如拇指,有六鯦毒。』」
9、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商周铜器上多夔状纹饰
10、如:夔挚(夔:舜时乐官名。挚:太史挚,周官)
11、夔州,旧府名,府治在今四川奉节县
12、夔(kuí)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山海经·大荒经(大荒东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译文:夔牛是古时代神兽,古时生于东海流波山,形状似牛,全身都是青色的,没有长角,只长了一只脚,每次出现都会有 *** 。它身上还闪耀着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声和雷声一样震耳欲聋。后来黄帝得到这种兽,用它的皮制成鼓并用雷兽的骨做槌,敲击鼓,鼓声响彻五百里之外,威慑天下
13、形声字。从虫,兀声。初文作“虫”,字形像一条头向上昂,尾巴翘起来的蛇,战国时期在“虫”的基础上增加声旁“兀”,进而成为形声字。是“虫”的加旁分化字。隶变后楷书写作虺。
14、本义是蝮蛇一类的毒蛇,音huǐ。《诗·小雅·斯干》:“维熊维罴,维虺维蛇。”即梦到了黑熊罴是那样粗壮,梦到了花虺蛇是那样细长。
15、由毒蛇之义引申,“虺”又可表示小蛇。《国语·吴语》记载“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即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16、小型蜥蜴的外观与蛇相似,长期穴居四肢退化,身体细长如蛇,故“虺”字又可引申为蜥蜴类的动物。《诗·小雅·正月》:“哀今之人,胡为虺蜴。”朱熹集传:“虺、蜴,皆毒螫之虫也……哀今之人,胡为肆毒以害人?”后用以为典。
三、虺怎么读
1、虺尵(huī tuí):疲劳生病(多用于马)。也作虺隤。
2、陟彼崔嵬,我马虺隤。――《诗·周南·卷耳》
3、<名>形声。从虫,兀声。本义:蜥蜴
4、胡为虺蜴。――《诗·小雅·正月》。陆疏:“一名蝾螈,水蜴也。或谓之号蟪,或谓之蛇医。”
5、虫有虺者,一身两口,争相龁也。遂相杀,因 *** 。——《韩非子》
6、又如:虺易(蜥蜴);虺蜥(蜥蜴);虺蜓(蜥蜴和壁虎);
7、虺:是一种早期的龙,以爬虫类——蛇作模特儿想象出来的,常在水中。“虺五百年化为蛟,蛟 *** 化为龙。”是龙的幼年期,曾出现在西周末期的青铜器装饰上,但不多;
8、毒蛇,俗你土虺蛇,大毒蛇。泛指蛇类
9、虺,蛇属,细颈大头,色如绶文,大者长七八尺。――《字汇》
10、维虺维蛇。――《诗·小雅·斯干》
11、姓氏,虺氏原姓李,是唐朝皇族李氏宗室的一支,“黄国公案”后,李姓宗室多数被杀,未杀者流放,被武则天命改李氏为虺氏,意为心如毒蛇,也谐音“悔”,令李姓后人悔改之意。
12、〈古〉传说中的毒蛇:雄~九首(首:头)。
13、~蜮:虺、蜴、蜮都是害人的毒物,喻奸恶小人。
14、为~弗摧,为蛇若何:小蛇不打死,成了大蛇怎么办?原喻要趁敌人弱小时就把它消灭,后泛指坏人要及早除掉。
15、商汤之贤相,与伊尹一起辅佐商王。
16、《左传》定公元年载:「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可知仲虺为奚仲之后,商汤之左相,居于薛。薛,在今山东省滕州市南。
17、《尚书.序》中曾经提到「仲虺作诰」,但东汉时已经亡佚。
18、《墨子.非命上》:「仲虺之告曰:我闻于有夏,人矫天命,布命于下,帝伐之恶,龚丧厥师」。
19、《左传》襄公三十年,子皮说:「《仲虺之志》云:『乱者取之,亡者悔之』」。可见仲虺在 *** 上有一定主张。
20、《史记》:「汤归至于泰卷陶,仲虺作诰.」
四、蛄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
问题二:蟪蛄读音是什么 huì gū,就是“知了”。
问题三:蜩蛄怎么读“蜩”字的【字海】释义
古书上指蝉:~甲(蝉蜕)。世事~螗。
问题四:虾蛄是什么意思及发音虾蛄,拼音:【xiā gū】,英文名为Mantis Shrimp(螳螂虾),中国不同地域的百姓对于虾蛄的叫法不一,如:虾蛄、虾爬子、爬虾、虾虎、皮带虾、虾婆、虾公、濑尿虾、 *** 虾、拉尿虾、虾狗弹、弹虾、富贵虾、琵琶虾、花不来虫、虾皮弹虫、蚕虾、虾不才、水蝎子、皮皮虾,在蓬莱大季家等地亦称“官帽虾”,因其尾部倒过来看像乌纱帽而得名。
目 *** 络更流行的叫法就是皮皮虾。
问题五:不知读音是什么不知读音是什么
[释义]: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问题六: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怎么读 cháo jun1 bú zhī huì shuò
问题七:鲳,鲟,鲶,蠼,螋,蝼,蛄怎么读?鲳(chāng)
[flat ple *** on cicada]一种蝉科动物(Platyple *** a kaempferi),吻长,体短,黄绿色、有黑色条纹,翅有黑斑
问题九:虾蛄怎么念虾蛄(拼音:xiā gū),又称虾姑,英文名 *** ntis shrimp,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口足目虾蛄科。别名“j尿虾”(常误写为濑尿虾或赖尿虾)、“螳螂虾”、“爬虾”、“口虾蛄”,“皮皮虾”,“虾狗弹”,又称“富贵虾”、“琵琶虾”等。全世界约有400种,大部份分布于热带和 *** 带的海岸,底栖 *** 。 *** 时腹部会射出无色液体,所以又被称为j尿虾。――百度百科
问题十: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怎么读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读音】:zhāo jūn bù zhī huì shuò,hùi gū bù zhī chūn qiū
【释义】:朝生暮死的菌草不知道黑夜与黎明,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蝉,不知道一年的时光。
【出处】:《庄子 ***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蟪怎么读和斥鷃怎么读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标签: 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