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师勿遏怎么读 势如彍弩怎么读

牵着乌龟去散步 怎么读 19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归师勿遏怎么读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势如彍弩怎么读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围师必阙穷寇勿追怎么读
  2. 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怎么读
  3. 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怎么读
  4. 勿怎么读 拼音
  5. 阙怎么读

一、围师必阙穷寇勿追怎么读

1、围师必阙穷寇勿追的读音是:wéi shī bì què qiónɡ kòu wù zhuī。

2、围师必阙即在对敌军实行包围时,要故意留下一个缺口,避免“困兽之斗”,以便在敌人逃跑中消灭,减少围者一方的伤亡。其中的“阙”,通“缺”“缺口”的意思。穷寇勿追也就是说对于陷入穷途末路的敌人不要逼迫,以免敌人情急反扑,造成自己的损失。

3、围师必阙穷寇勿追出自《孙子兵法·军争篇》中,“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归师勿遏怎么读 势如彍弩怎么读-第1张图片-

4、《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孙武兵法》和《吴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的兵书,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

5、一般认为,《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书为十三篇,是孙武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司马迁《史记》中记载“孙子武者,齐 *** ,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

二、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怎么读

1、“围师必阙,穷寇勿迫”读音为“wéi shī bì què,qióng kòu wù pò”。

2、原文:“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出自《孙子兵法军争篇》。

3、译文:用兵的原则是:对占据高地、背倚丘陵之敌,不要作正面仰攻;对于假装败逃之敌,不要 *** 追击;敌人的精锐部队不要强攻;敌人的诱饵之兵,不要贪食;对正在向本土撤退的部队不要去阻截;对被包围的敌军,要预留缺口;对于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过分逼迫,这些都是用兵的基本原则。

4、背丘勿逆:不要去攻击背靠着丘陵的敌军。

5、佯北勿从:不要去攻击假装打了败仗的敌军。

6、穷寇勿迫:对陷于绝境中的敌人,不要追迫太急,以防敌人情急反扑,造成自己不应有的损失。

7、“围师必阙”是作战的“八戒”之一,说的是围困敌人的时候,不要完全围死,因为围死了,敌人见没有活路,就会做困兽之斗,拼死抵抗;如果给敌人留一条活路,敌人就会一心想逃跑,因而没有斗志。“穷寇勿迫”,也是说对于陷入穷途末路的敌人不要逼迫,否则会敌人会拼死求生。

三、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怎么读

1、答:围师必阙穷寇勿迫读音是 wéi shī bì què qióng kòu wù pò。

2、【解释】围师必阙,穷寇勿迫:对撤退回国的敌军不要阻拦,对被包围的敌军留下逃走的缺口,对濒临绝境的敌军不要过分逼迫,对陷于绝境中的敌人,不要追迫太急,以防敌人情急反扑,造成自己不应有的损失。

3、【成语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4、【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

5、【示例】庞涓,你岂不知归师勿掩,~,你苦苦追赶我做什么?(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

四、勿怎么读 拼音

副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不要”“别”。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三生》:“觑冥王盏中,茶色清澈,己盏中,浊如胶,暗疑 *** 汤得勿此乎?”

1、宁缺勿滥:宁可没有,也不要不顾品质,只求数量。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若不幸而过,宁僭不滥。”

2、 *** 勿论: *** :打死。勿论:不论罪。指可把行凶或犯罪而拒捕的人当场打死,却不以 *** 论罪。出自清林则徐《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折》:“驶近夷路,概行追击,倘敢逞凶拒捕, *** 勿论。”

3、穷寇勿追:对于无出路的敌人不要过分追逼,以防其拼死抵抗,造成己方不必要的损失。出处先秦孙武《孙子·军争》:“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1、许多在 *** 诊所里见到“请勿吸烟”标志的烟民们以为,这些标识张贴在那儿是为了牙医们的利益。

2、现在,很多建筑和公共场合都对吸烟者做出了 *** 。如果你看到有“请勿吸烟”这样的标志,那你就不应该吸烟,否则你可能会被罚款。

3、请注意禁烟标志,公共汽车上张贴着请勿吸烟的告示,禁烟区内请勿吸烟。

4、从上面到下面是文明的落差:请勿高空抛物;从这面到那面是生命的雷区:请勿乱穿马路;从里面到外面是道德的错位:请勿乱扔垃圾!文明,从小事做起。

5、无论车辆是否安装了防盗装置,都要贴上警示标志,如“本车装有防盗报警器,勿动手”等,这种 *** 有时也会影响窃贼是否作案。

五、阙怎么读

1、阙读què时是姓氏,不做姓氏时, *** 宫阙,城阙的意思。读jué时有去除,挖掘,毁伤的意思。

2、以待会而考之,亡者阙之。——《周礼》

3、毁伤 [da *** ge]。如:阙翦(削弱,毁坏)。

4、缺点;错误 [fault;slip;error]。

5、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6、裨补阙漏。——诸葛亮《出师表》

7、先是雷震景德门,公(袁可立)上疏陈阙政。――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8、又如:阙败(因失误而把事情搞糟);阙政(有毛病的 *** 措施);阙失(失误;错误)。

9、昔者女娲氏练五色石以补其阙。——《列子·汤问》

10、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水经注》

11、也指职位或官位的空缺。即缺额 [vacancy]。如:阙车(古代兵车的一种。用以补缺的战车,如现在所谓的机动预备部队);阙簿(缺额登记册)。

12、阙姓据考证始祖为弁公,生于周灵王时,为夏朝大夫关龙逢后裔,因逃难避居山东曲阜阙里,乃以地名为氏,后繁衍于下邳,遂以此为郡望,再往中国南方各处拓展居住。

13、鲜卑有“阙机氏”、“阙居氏”等官,其后裔入中国后,以阙为姓。

14、突厥人阙特勤, *** 厥贵族,其后裔入唐后汉化,以阙为姓。

15、通假字,傕(jué)(què),通“阙”,姓也——《康熙字典》

16、《广韵》袪月切《集韵》《韵会》《正韵》丘月切,音。《说文》门观也。《徐曰》 *** 阙而为道,故谓之阙。《玉篇》象魏阙也。《广韵》阙在门两旁, *** 阙然为道也。《正韵》宫门双阙也。《韵会》为二台于门外,作楼观於上,上员下方,以其县法谓之象魏。象,治象也。魏者,言其状魏魏然高大也,使民观之,因为之观,两观双植,中不为门。

17、又宫门、寝门、 *** 门皆曰阙。《古今注》阙,观也。古每门树两观於其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则可远观,故谓之观。人臣将至此,则思其所阙,故谓之阙。《尔雅·释宫》观谓之阙。《诗·郑风》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传》乗城而见阙。《左传·庄二十一年》郑伯享王于阙西辟。《注》阙,象魏也。《史记·高祖纪》立东阙、北阙。

18、又《秦本纪》筑冀阙。《注》刘伯庄云:冀犹记事,阙卽象魏也。

19、又《玉篇》少也。《左传·成十三年》又欲阙翦我公室。

20、又《广韵》不供也。《左传·襄四年》敞邑褊小,阙而为罪。《注》阙,不供也。

21、又《增韵》虚也。《礼·礼运》三五而阙。《注》一盈一阙,屈伸之义也。

22、又《增韵》游车补阙者曰游阙。《周礼·春官·车仆》掌戎路之萃,广车之萃,阙车之萃。《注》阙车,所用补阙之车也。《左传·宣十二年》潘 *** 率游阙四十乗。《注》游车,补阙者。

23、又不合也。《前汉·王莽传》归师勿遏,围城谓之阙。《注》此兵法之言也。阙,不合也。

24、又毁也。《礼·曾子问》入自阙。《注》阙,谓毁宗也。

25、又《正韵》阙翟后服刻缯为衣,不画也。《周礼·天官·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注》阙狄,画羽饰。展衣,白衣也。《诗·衞风·玼兮玼兮其之翟也传》褕翟,阙翟,羽饰衣也。

26、又劒名。《荀子· *** 恶篇》阖闾之干将、莫邪、钜阙、辟闾,此皆古之良劒也。

27、又国名。《左传·昭十五年》阙巩之甲。《注》阙巩国所出铠。

28、又兽名。《尔雅·释兽》阙洩多狃。《疏》阙泄,兽名。其脚多狃。狃,指也。

29、又山名。《前汉·司马相如传》遗屯骑於阙兮。《注》阙,北极之山也。

30、又塞名。《战国策》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於华屋之下。《注》阙,塞名也。

31、又《史记·周本纪》西周恐,将天下锐师出伊阙,攻秦。《注》括地志云:在洛州南十九里。

32、又《广韵》姓也。出下邳。汉有荆州刺史阙羽三。

33、又《正韵》其月切,音橜。《左传·隐元年》颍考叔曰:若阙地及泉。

34、又《襄二十一年》方暑阙地,下冰而牀焉。《吴语》阙为石郭,陂汉以象帝舜。《注》阙,穿也。《管子·山权数篇》北郭有掘阙而得龟者。《注》穿地至泉曰阙。

35、又《韵补》叶音桧。《程晓·赠傅诗》元服初加,万福咸会。赫赫应门,严严朱阙。

36、又叶音乞。《班固·北征颂》雷震九原,电曜高阙。金光镜野,武旗冒日。

37、又叶音却。《郑虔季·赠陆云诗》阊阖,南端启籥。庶明以庸,帝听式阙。

38、考证:〔《左传·成十三年》又欲阙剪我公室。〕谨按剪字下从羽今改翦。〔《正韵》阙翟后服刻绘为衣,不画也。〕谨照原文刻绘改缯。〔《管子·山权数篇》北郭有拙阙而得龟者。〕谨照原文拙阙改掘阙。

OK,关于归师勿遏怎么读和势如彍弩怎么读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