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彝一怎么读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彝一怎么读以及彝的拼音怎么读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彝族的彝怎么写
彝族的彝笔顺是:撇折、横撇/横钩、横、点、撇、横、竖、撇、点、撇折、撇折、点、竖钩、撇、点、横、撇、竖。如下图所示:
1、古代盛酒的器具。也泛指古代宗庙祭器。
相关组词;彝剧彝族彝场彝制斝彝白彝彝樽彝仪彝格简彝壸彝彝式彝俎秉彝
文言版《说文解字》:彝,庙常器也。从糸;糸,綦也。廾持米,器中宝也。彑声。此与爵相似。《周礼》:“六彝:鸡彝、鸟彝、黄彝、虎彝、虫彝、斝彝。以待祼将之礼。”
白话版《说文解字》:彝,庙堂常备的祭器。字形采用“糸”作边旁;“糸”,表示纺织的盛器。字形也采用“廾”作边旁,表示双手持器盛米,盛器中装的是宝物。
采用“彑”作声旁。这个字的字形与“爵”相似。《周礼》上说:“六彝指:鸡彝、鸟彝、黄彝、虎彝、虫彝、斝彝。以备祼时将它们献礼。”
彝族戏曲剧种,在彝族歌舞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流行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658万(1990年)。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以及广西等省区的山区。有本民族语言文字,部分通汉语文。建有四川省凉山、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等各级自治地方。
古代祭祀用的有禾稼饰纹的酒器。
亦作“彝尊”。古时祭享用的酒器。
二、彜字怎么读
彝,读yí,是汉字,有名词和形容词两种词 *** ,解释为古代祭祀用礼器的名称。同“彝”,指彝族。《唐韵》以脂切《集韵》《韵会》《正韵》延知切,音姨。《说文》宗庙常器也。从糸。糸,綦也。升,持米器,中实也。彑声。《左传·襄十九年》取其所得,以作彝器。
又《广韵》酒尊也。《尔雅·释器》彝卣罍,器也。《注》皆盛酒尊,彝其总名。《周礼·春官·小宗伯之职》辨六彝之名物,以待祼将。《注》六彝,鸡彝,鸟彝,黄彝,虎彝,蜼彝,斝彝。又《广韵》法也。《周礼·春官》司尊彝。《注》彝,灋也。言为尊之灋也。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
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 *** 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其中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更大的彝族聚居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统计,中国境内彝族的人口数为9830327人。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 *** 前,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古羌人到西南后,他们与百濮、百越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并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
1、彝族火把节。彝族火把节是舞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参加 *** 、 *** 、歌舞.
2、摔跤等活动。摔跤活动是舞族传统节日的一个重要活动,是展示舞族人民智慧和勤劳精神的重要平台。赛装节不仅有比赛,还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如刺绣、编织、绘画等。
3、彝族年。彝族年是彝族非常隆重的节日,时间大多集中在农历十月至十一月中、下旬的吉日。
4、补年节。补年节是居住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彝族居民,在新年后的农历二月初十和十一日,还要过一次年节,舞语称这个节为“麻龙火”。在祭祀活动中,以祭龙规模更大。
5、密士节。彝族的传统节日是密士节,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举行。这一天,舞族人举行祭祀活动,将神树下的神坛打扫干净,在神树下布置好神坛和神门。
三、谁知道『彝』字怎么读
彝(1)彜 yí(2)(形声。从糸(mì),攻(gǒng)持米,彑(jì)声。为双手捧丝、米奉献神灵。据甲骨文,象双手捧鸡奉献之意。本义:古代祭祀时常用的礼器的总称)(3)同本义 [sacrificial vessels]官司彝器。――《左传》(4)大型盛酒器,并作为礼器以其显赫的地位和精美的造型著称,为酒器中所谓的“庙堂之器”。与鼎合称“鼎彝”,泛指青铜礼器。方彝是宋人以这类器形体作方形而确定的称谓,至今沿用。有个别为长体有肩式,似二方彝合并,称之为偶方彝。此酒器流行于商周之际,形制多是高四方体,四面坡屋顶形的盖,有钮。多直腹,也有鼓腹。又如:彝俎(泛指礼器);彝鼎(泛指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礼器);彝斝(泛指古代祭祀用的酒器);彝簋(泛指古代祭祀所用的礼器)“彝”既为大共名,又为盛郁鬯以祼祭之器的总称,亦可曰小共名;为宗庙之常器,属礼器之地位较高者;基本形制是:有流,有鋬,或有可把握之提梁,四足或圈足,并常以“画布巾幂之”(《周礼·天官·幂人》);《周礼·春官·司尊彝》等所谓“六彝”分别是:1、鸡彝,即今所谓盉(封顶);2、鸟彝,即今所谓爵,由鸡彝分化而来,乃祼器而非饮器;3、斝彝,即今所谓斝。盛鬯或温鬯之用;4、黄彝,即今所谓觥或觵,俗曰“黄目”;5、虎彝,今所谓觥中作虎首而四足者;6、蜼彝,即今所谓鐎类器。彝类之排序亦大致是由小而大,小而尊,大而卑。(5)常规[cardinal principle]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诗·大雅》(6)彝族,中国少数民族 [the Yi nationality]
四、彝怎么读
1、关于“彝”字的详细解释如下:
2、“彝”字在中国常用于指代彝族,这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民族。此外,“彝”也用于形容事物的长久不变,如彝制,彝章等。它含有一种经典、古老、历久弥新的意味。
3、“彝”字的发音为yí,声调为第二声。在古汉语中,其读音也有所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读音虽有变化,但现代普通话中的读音已经较为稳定。
4、彝族是中国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之一。他们的文化丰富多彩,包含了独特的服饰、音乐、舞蹈、建筑等。在彝族地区,人们保持着传统的习俗和 *** ,世代相传。“彝”字不仅仅是一个代称,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内涵。
5、除了在民族指代方面的应用,“彝”字还在一些固定词汇 *** 现,如彝制、彝章等,表达了古老、传统、不变的意味。同时,彝族的文化和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创新,“彝”字所 *** 的内涵也在不断得到丰富和拓展。
6、总的来说,“彝”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发音符号,它背后蕴 *** 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信息。通过这个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中国多元文化的魅力。
五、"彝"怎么读
1、(形声。从糸(mì),攻(gǒng)持米,彑(jì)声。为双手捧丝、米奉献神灵。据甲骨文,象双手捧鸡奉献之意。本义:古代祭祀时常用的礼器的总称)
2、又如:彝俎(泛指礼器);彝鼎(泛指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礼器);彝斝(泛指古代祭祀用的酒器);彝簋(泛指古代祭祀所用的礼器)
3、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诗·大雅》
4、彝族,中国少数民族 [the Yi nationality]
5、常 [ordinary]。如:彝序(亦作“彝叙”。常道);彝典(常典);彝制(常制);彝命(常命。指 *** 遗训);彝法(常法,定法);彝轨(常轨);彝章(常典;旧典);彝教(常教);彝理(常理;正道)
6、不变的,固定的 [per *** nent]。如:彝监(永恒不变之龟监);彝议(不变之论);彝准(固定的 *** );彝教(永久不变的教化);彝言(指永久传世之言);彝化(永久的教化)
7、皇极之敷言,足彝是训。――《书·洪范》
8、又如:彝化(经常的教化);彝则(经常的 *** ,准则);彝酒(谓经常饮酒)
9、[Yi nationality]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等地
10、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器。~鼎。~尊。
11、常理,法理:~训(指长辈对后辈的日常训诲)。~伦。~常。~章。
12、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四川省、云南省和贵川省:~族。~人。
13、郑码:ZMZE,U:5F5D,GBK:D2CD
14、笔画数:18,部首:彑,笔顺编号:551431234554234132
六、彝怎么读什么意思
彝的读音:yí。彝的意思:1、古代盛(chéng)酒的器具;也泛指祭器。 2、〈文〉常规;法度。 3、详见[彝族]: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自治区。
在青铜器铭文中,彝是古代青铜器中礼器的统称。
其实,我们现在在博物馆里能看到的“彝”比较罕有,而且只有“方彝”,“方彝”这个名称不是上古时期的称呼。只是因为这一类器皿形体为方形,所以在宋代被称为方彝。
但王黼在《博古图录》中将一种器腹侧面与横截面皆为长方形的青铜器称作彝。由于后世所出的此类器物铭文中也未发现器名,考古学界暂将其称为方彝。
方彝流行于殷代中期至西周早期。
日己方彝华美富丽,雄伟端庄,以饕餮纹为主题纹饰,具有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它的器盖和内底各有铭文18字,大意是天氏为亡父日己铸造祭器,庇护子孙万代。
彝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祭器。后来彝器成了中国商周时期青铜礼器的泛称。彝字在甲骨文及青铜器金文的形状是用于祭祀的双手被反绑的人。
关于彝一怎么读和彝的拼音怎么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