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仓颉篇怎么读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仓颉篇怎么读以及苍颉篇的颉读什么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颉怎么读音是什么
1.〔仓~〕上古人名,相传他创造文字。
1.〔~颃〕a.鸟向上向下飞;b.引申为不相上下,如“他的画与名家相~颃”;c.对抗,如“~颃作用”;d.倔强,傲慢,如“苟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颃以傲世”。
1.减克:“以我为盗~资粮,诬也”。
相关组词:颉颃、皇颉、颉羹、颉滑、颉皇、盗颉、颉臯、颉皋、颉篆、颉桥、颉 *** 、轩颉、颉亢、颉杭
对苍颉的尊称。相传苍颉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制造者。
指秦李斯所作《仓颉篇》中的小篆字体。
古代字书《仓颉篇》和《史 *** 篇》的并称。亦用以泛指古文字。
二、颉怎么读
颉声母j,韵母ie,声调二声。声母x,韵母ie,声调二声,声母j,韵ia,声调二声。
1、〔仓~〕上古人名,相传他创造文字。
1、〔~颃〕a.鸟向上向下飞;b.引申为不相上下,如“他的画与名家相~颃”;c.对抗,如“~颃作用”;d.倔强,傲慢,如“苟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颃以傲世”。
1、减克:“以我为盗~资粮,诬也”。
唐代突厥族官名,又译为“俟斤”。
指秦李斯所作《仓颉篇》中的小篆字体。
古代字书《仓颉篇》和《史 *** 篇》的并称。亦用以泛指古文字。
三、酢怎么读 拼音
1、酢,汉语二级字,读作酢(zuò或cù),读作zuò时,本意是指主客相互敬酒,引申为朋友交往应酬,也指以酒回敬主人。该文字在《列仙传》等文献均有记载。读作cù时,同醋。(经传多借为酬醋字)调味用的酸味液体。也作“醋”[vinegar]。如:酢酒(醋酒,苦酒);酢器(盛着醋的容器)
2、酸味[acidity]。如:酢味(酸味);酢涩(味道又酸又涩);酢浆(古代一种含有酸味的饮料)词 *** 变化酢cù〈动〉变酸, *** [t *** nacid]主人酒常酢败。——《列仙传》另见zuò繁体字:酢汉字结构:左右结构造字法:形声
3、简体部首:酉酢的部首笔画:7总笔画:12笔顺:横竖横折撇竖折(弯)横横撇横竖横横五笔86:SGTF五笔98:SGTFUniCode:U+9162四角号码:18611仓颉:MWHSGBK编码:F5A1规范汉字编号:5109
4、《唐韵》《集韵》《正韵》𠀤仓故切,音措。《说文》醶也。《徐曰》今人以此为酬酢字,反以醋为酢字,时俗相承之变也。《玉篇》酸也。《急就篇》酸醎酢淡辨浊淸。《马第伯·封禅记》酢棃酸枣。《隋书·酷吏传》长安语曰:宁飮三升酢,不见崔弘度。
5、又《广韵》在各切《集韵》《韵会》《正韵》疾各切,𠀤音昨。客酌主 *** 。《广韵》酬酢。《仓颉篇》主答客曰酬, *** 主人曰酢。《易·系辞》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诗·小雅》君子有酒,酌言酢之。《传》酢,报也。又器名。《扬子·方言》甑自关而东谓之甗,或谓之酢镏。
四、榛果怎么读
榛的意思是指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有时也可以用来指丛杂的草木,多指幽僻的地方。“榛”组词有:榛子、榛果、榛树、榛林、榛株、榛实、榛棘、榛梗、榛色等等。
榛果又名山板栗、尖栗或棰子,为桦木科榛属落叶的灌木或小乔木,高约1-7 m。榛子的果实为黄褐色,接近球形,直径0.7-1.5 cm,成熟期在9-10月。榛子是国际畅销的名贵干果,也是世界上四大干果(核桃、杏仁、榛子、腰果)之一
(榛)榛木也。邶风山有榛传曰。榛、木也。小雅。营营靑蝇。止于榛。传曰。榛所以为藩也。衞风笺曰。树榛栗椅桐梓漆六木於宫。可伐以为琴瑟。从木。秦声。侧诜切。十二部。一曰丛木也。各本作一曰菆也。艸部曰。菆、蓐也。今依玄应书卷十一所引为长。仓颉篇、淮南高注、汉书服注、广雅皆云。木丛生曰榛。菆一作芜。
又名山板栗、尖栗或棰子,为桦木科榛属落叶的灌木或小乔木,高约1-7 m。榛子的果实为黄褐色,接近球形,直径0.7-1.5 cm,成熟期在9-10月。榛子是国际畅销的名贵干果,也是世界上四大干果(核桃、杏仁、榛子、腰果)之一
五、敞屣怎么读
1、敞,拼音chǎng,属于常用字。本义指把很高的土丘之类清理平整,以便远眺,引申指宽阔,无遮拦,又表示动手开阔场地、扩大空间,用作动词。
2、屣,名词:鞋子的意思,古代对鞋子称呼的一种。古曰屦(jù),汉以后曰履,今曰鞋。用草编制的称草屦,草鞋又称躧(xǐ),又写作蹝、屣。草鞋为贱物,所以古人常以脱屣、弃屣比喻事情之容易或对人事看得很轻。
3、【卯集下】【攴字部】敞·康熙笔画:12·部外笔画:8
4、《广韵》昌两切《集韵》《韵会》齿两切,𠀤音厂。《说文》平治高土,可以远望也。《史记·淮隂侯传》行营高敞地。《前汉·郊祀志》处险不敞。《注》师古曰:言其阻阸不显敞也。《张衡·南都赋》体爽垲以闲敞。《注》仓颉篇曰:敞,高显也。
5、又《史记·司马相如传》敞罔靡徒。《注》敞罔,失容也。
6、又《集韵》耻孟切,音牚。拒也。
7、又除更切。磨也。《玉篇》磨光也。
六、仓颉篇怎么读 仓颉篇的读音
1、仓颉篇的读音是cāng jié piān。
2、苍颉篇是中国古代启蒙识字书,最初内容有三篇20章,秦丞相李斯的《苍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的《爰历篇》和太史胡毋敬的《博学篇》。
3、秦始皇统一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推出《仓颉篇》,与识字书《史 *** 篇》齐名,汉代,《仓颉篇》数次修订。初为55章,3300字,仍称《苍颉篇》。扬雄修订为 *** 章,无重复之字。班固修订为120章,无重复之字。贾鲂修订为34章。
七、篆 *** 怎么读
1、颜真卿书法一变古法,雄秀独出,开启了一代新风,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其行书尤以草稿为更佳,《争座位帖》与《祭侄文稿》均出于无意,却甚得妙境,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人对其评论也很多,"篆 *** 气"就是其中之一。
2、历史上最早从颜真卿行书中感受到"篆 *** 气"的应该是米芾了。这位书法奇才虽然对鲁公的真书嗤之以鼻,颜真卿《争座位帖》认为不可学,只能入俗品。但当他在宣教郎安师文处看到《争座位帖》时,则不得不由衷地折服了,其《宝章待访录》云:"右楮纸,真迹。
3、用先丰县先天广德中牒起草,秃笔字,字意相连,属飞动诡形异状,得于意外也。世之颜行之一书也。"《争座位帖》一定给米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多次表达对该帖的激赏:"与郭知运《争座位帖》,有篆 *** 气,颜杰思也。"同是北宋的朱长文在《续书断》中也作过相似的评述:"自秦行篆 *** 、汉用分隶,字有义理、法贵汉严,魏晋以下,始减损笔画以就字势。
4、惟公合篆 *** 之义理,得分隶之谨严。放而不流,拘而不拙,善之至也。"这里,朱长文所说的"合篆 *** 之义理"与米芾所言的"篆 *** 气",意思应该是一样的。朱与米基本是同代的人,很难说谁言在先,或许有过影响,或许不约而同。
5、但无论如何,颜真卿行书中的"篆 *** 气"已被宋人认识到并明确提出。
6、篆 *** 是文字发展过程 *** 现的书体的称谓。" *** "特指 *** 文,出现在周宣王时期,太史 *** 对当时的文字进行了整理和规范,著大篆15篇,世称《史 *** 篇》。《史 *** 篇》是一部字书,形态与古文大篆略异,主要用于识字启蒙,规范天下文字。
7、 *** 文虽被定为标准文字却没有起到多大作用。"及平王东迁,诸侯立政,家殊国异,文字乖形",只有远在西陲的秦国将 *** 文相对 *** 地承习下来,并对后来文字的改造产生了巨大影响。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文字,罢与秦文不合者,"斯作《仓颉篇》。
8、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 *** 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秦灭六国前, *** 文在秦国经历数百年的历史。
9、在传抄中难免被改写,也会或多或少受到东方诸国文字的影响,很难保持宣王时期的原貌,但毕竟与后来的小篆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统。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