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劝拼音怎么读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劝拼音怎么读的知识,包括劝字拼音怎么拼读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劝的拼音拼读读法
劝的拼音拼读读法是quàn,音调是第四声。
在汉语拼音 *** 中,"劝"字的拼音是"quàn"。
其中,"q" *** 声母,读音类似于英语中的/k/音;"u" *** 韵母,读音类似于英语中的/ʊ/音;"à" *** 声调,表示之一声。
根据汉语拼音的规则,"劝"字的拼音应该按照以下方式发音:先读声母/q/,然后快速发出韵母/ʊ/,最后读声调,将声调由低音上升到高音。
值得注意的是,汉语拼音的声调对于正确发音非常重要。不同的声调会改变一个字的意思,因此在学习和使用汉语拼音时,我们必须准确地掌握每个字的声调,并按照正确的音调来发音。
劝(拼音:quà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篆文,也见于《庄子》《尚书》等先秦著作。形声字,从力,雚声。
本义指勉励人或因勉励而努力,与“惩”(惩戒)相对。由此引申为鼓励,又引申为劝说,泛指用道理说服人。
劝在古代汉语中多用于指鼓励、奖励(做好事);现代汉语偏重于劝阻、规劝(别做坏事)。
赏一劝众,汉语成语,拼音是shǎng yī quàn zhòng,意思是奖励一个人的先进事迹而鼓励好多人,出自《阴谋》。
赏一劝百,汉语成语,意思是奖励一个人的先进事迹而鼓励好多人。
瞻蒲劝穑,汉语成语,拼音是zhān pú quàn sè,意思是看见菖蒲初生,便督促农民及时耕种。出自《吕氏春秋.士容论》。
讽一劝百,汉语成语,拼音是fěng yī quàn bǎi,意思是委婉含蓄地批评,指责一个,使大家都受到教育。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断织劝学,汉语成语,拼音是duàn zhī quàn xué,意思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出自《后汉书:乐羊子妻传》。
惩恶劝善,汉语成语,拼音是chéngè quàn shàn,意思是指惩罚恶人,劝他向善出自《左传·成公十四年》。
二、懋怎么读拼音怎么写啊
懋的拼音读作mào。写法:横、竖、撇、点、横撇、点、横撇、竖钩、撇、横、竖、撇、捺、点、斜钩、点、点。
懋,汉语二级字,读作懋(mào)。意思有5种,分别是勤奋努力。古通“懋”同“茂”简为茂,盛大。勉励,鼓励。美。高兴。出自东汉·许慎《说文》、《书·盘庚》、《国语·晋语四》、《书·益稷》。
1、(形声。从心,楙(mào)声。本义:勉励,使人努力上进)。
2、同本义[enco *** age;exhort; *** ge]。
懋,勉也。——东汉·许慎《说文》。
懋穑劝分,省用足财。——《国语·晋语四》。
3、又如:懋学(勤学);懋扬(努力显扬);懋敬(勉励戒慎)。
4、极其用力:感懋力以耘耔。——张衡《东京赋》。
5、通“贸”。交易、买卖[trade]懋迁有无化居。——《书·益稷》。
1、通“茂”同“茂”。大;盛大[grand]。
予懋乃德,嘉乃丕绩。——《书·大禹谟》。
2、又如:懋功(大功);懋典(盛典);懋业(大业)。
3、美好[fine]呜呼懋哉。——《后汉书·章帝纪》。注:美也。
4、又如:懋化(美盛的化育)<形容词与动词共用>德懋懋官,功懋懋赏。——唐中宗《册崔元暐博陵郡王文》(《全唐文》卷一七)。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莫𠋫切,音茂。《说文》勉也。从心楙声。《书·舜典》惟时懋哉。
又盛大之意。与茂通。《书·大禹谟》予懋乃德。《注》禹有是德,而我以为盛大也。
又或作茂。《董仲舒·天人策》引书,茂哉茂哉。盖古者懋与楙通,而楙又与茂通也。
三、劝告的拼音怎么读
动:用道理说服人,使改正错误或接受意见;名:劝告时所说的话。
1.拿道理劝人。《新唐书·崔日用传》:“会帝诞日,日用采《诗》大小雅二十篇及司马相如《封禅书》献之,借以讽谕,且劝告成事。”沈从文《阿金》:“但是禁不住地保用他的老友资格一再劝告。”巴金《秋》五:“觉民放下淑华的辫子,拉着她的一只手,半劝告,半开玩笑地说。”
2.指劝人的话。孙犁《澹定集·同口旧事》:“他的这一劝告,我一直记在心中,受到益处。”
崔日用,滑州灵昌人,祖籍博陵安平。唐代诗人、官员。
出身博陵崔氏第三房。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进士,授芮城尉。大足元年(701年),武则天路经陕州,刺史宗楚客命崔日用负责供应,以其办事才能受到赞赏,调新丰尉,继又晋升监察御史。
武三思、宗楚客等结 *** 弄权,崔日用多所结纳,再升兵部侍郎,兼修文馆学士。唐中宗末年(710年),崔日用曾为李隆基密赞大事,平韦后之乱,被命权知雍州长史,授黄门侍郎,参知机要,封齐国公。
在相位月余,因与中书侍郎薛稷争斗激烈,罢知政事,出为婺州长史,又历扬、汴、兖3州刺史及荆州长史。开元之际,赞助李隆基平太平公主之乱,进吏部尚书。后因事牵连出为常、汝2州刺史。开元十年(722年),转并州长史,遂去世,终年50。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姓苑略》1卷。《全唐诗》卷46存诗9首,卷869录其谐谑诗2首。
全书共900余卷,收录2200多人的诗歌作品4 *** 00余首。它是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初的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所载,拾遗补缺,汇聚而成的诗歌总集,既包括已结集者,又含有散逸者。书中把帝王后妃作品罗列于前;其次为乐章、乐府;接着是历朝作者,按时代先后编排,附以作者小传。
最后是联句、逸句、名媛、僧、道士、仙、神、 *** 、怪、梦、谐谑、判、歌、谶记、语、古谚、民谣、酒令、占辞、蒙求,而以补遗、词缀于末。它不仅收集了唐代著名诗人的集子,而且包含一般作家及各类人物的作品,全面反映了唐诗的繁荣景象。
四、奖的拼音怎么读
1、基本释义:奖励;夸奖:褒~。嘉~。有功者~。
2、为了鼓励或表扬而给予的荣誉或财物等:得~。发~。一等~。
3、详细释义:为了鼓励或表扬而给予的荣誉或财物等。
4、如:得奖;发奖;大奖;一等奖。亦指可以靠运气(如在 *** 中)得到的某物。
5、奖金。如:年度奖;考勤奖;安全奖;计划生育奖。
6、康熙字典:《广韵》卽两切,音桨。《玉篇》助也,成也,欲也,誉也,嗾犬厉之也。今作㢡。《广韵》说文本作𤟌。《集韵》从大作奖。详大部奖字注。
7、以奖善人。——《左传·昭公二十二年》。疏:“劝也。”
8、奖厉太子。——《汉书·哀帝纪》。注:“劝使也。”
9、奖率三军。——诸葛亮《出师表》。
10、60年代出生的人,学习汉字文字已经变得非常简单,根据汉字拼音注音,学习一个汉字几分钟就可以学会,掌握好了这套 *** 和规则,自主学习生字也是如鱼游水。
11、然而,正是这样的一个简单,还要从1958年2月11日,之一届 *** 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汉语拼音方案》说起。1958年秋季之后,《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小 *** 必修的课程进入全国小学的课堂。也就说,在这之前,我们学习汉字是比较的困难的。
12、中国古代,由于没有标准的汉语注音拼音方案,人们在教 *** 字时,常使用两个常见的字进行反切或直拼出这个生字的读音。这个 *** 显然太繁琐,不易读准。例如:如“东”(都笼”东”)两字相切;如:莘,直音:深。
五、劝的拼音怎么读
劝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此字始见于篆文,也见于《庄子》《尚书》等先秦著作。形声字,从力,雚声。
本义指勉励人或因勉励而努力,与“惩”(惩戒)相对。由此引申为鼓励,又引申为劝说,泛指用道理说服人。劝在古代汉语中多用于指鼓励、奖励(做好事);现代汉语偏重于劝阻、规劝(别做坏事)。
劝架:是指在冲突、争执或打斗等情况下,第三方以某种方式来调解或化解矛盾,使得双方不再打斗或争吵的行为。劝架常见于常见于家庭、社区、职场、校园等场合。
劝慰:对他人遇到不幸或痛苦事情时,以安慰的话语或行动来缓和他们的情绪或鼓励他们走出低谷。
劝说:是指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和 *** ,来说服他人做出某种行为或者采取某种立场。
1、市场里,一个卖鸡蛋的和一个卖煤的吵了起来。众人劝架,问:“好端端的,吵什么阿?”卖鸡蛋的说:“有他这样的吗?我喊一声卖鸡蛋,他就说卖煤了。”。
2、他们之间的争执正在激化,我得去劝架一下,以避免他们之间的关系恶化。
3、两个同事在会议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其他同事赶紧劝架,以免会议受影响。
4、在踢球比赛中,某个队员因为判罚不满开始与对方队员争吵,裁判员得赶紧上去劝架。
5、在婚礼仪式上,新郎和新娘因为一些小事情发生了争执,婚庆公司的工作人员及时上前帮助劝架,以保证婚礼的 *** 成功。
6、当两个小孩子争抢玩具时,成年人就应该及时劝架,以免发生打斗事件。
7、劝架的更高境界:别吵了,差不多就得了,该动手了!
劝拼音怎么读和劝字拼音怎么拼读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