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沂怎么读(奕沂恭亲王)

牵着乌龟去散步 怎么读 12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奕沂怎么读,以及奕沂恭亲王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奕沂是历史中的什么人物
  2. 清代奕沂怎么读
  3. “恭亲王奕沂”怎么读

一、奕沂是历史中的什么人物

1、如果说李鸿章是晚清自强运动的始作俑者;那么,恭亲王奕沂就是积极的、有力的推动者。”——平山大侠

2、本来,大清国海军事务衙门, *** 海军事务大臣的更佳人选应该是恭亲王奕沂,但是慈禧太后却罢黜奕沂,而重用奕寰。

3、18 *** 年7月19日,李鸿章因进军江南,打败了太平军,保住了上海;在恭亲王奕沂的坚持下,被清廷封为一等伯爵、肃毅侯、戴双眼花翎、并接任了江苏巡抚,此时他才42岁。从此他成为名符其实的一方诸侯了。李鸿章从出道到“封候”,用了11年,他的仕途步入了辉煌!

4、1870年,又是恭亲王奕沂力主,李鸿章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这一大清国最重要的职务,这一年他不过48岁,就达到了他人生事业的顶峰。

5、恭亲王奕沂在朝中,是少数力主并坚持主张重用汉员的满清勋贵,这一点他与另一位满清勋贵——肃顺,观点和意见是一致的,但是他比肃顺更为大胆、更为激进。

6、在恭亲王奕沂的卵翼之下,淮系集团的壮大发展,是湘系集团远远不能比拟的。除了李鸿章端坐大清国地方的首辅之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外,其长兄李瀚章官至湖广总督,曾积极协助他筹建海防;部下张树声曾为两广总督,并在李鸿章丁忧期间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刘铭传为之一任 *** 巡抚;刘秉璋官至四川总督;潘鼎新为云南、广西巡抚。他们都是淮籍人。

7、李鸿章概括自己的一生时说过这样的话:“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

8、然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在底层有恩师曾国藩的培养、推荐;在高层有恭亲王奕沂的赏识、提拔。

9、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人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统兵大权和才能,能够确保京师安全;二是具有应对外交的经验和能力。而李鸿章也正是因为手中掌有重兵之权,同时又有在上海与洋人打交道、办理洋务的历练和经验,才最终为清廷选中。

10、李鸿章就任这一职务之后,淮系集团的势力、权力更是极度膨胀,以至于时人评论说:李鸿章“坐镇北洋,遥执朝政。凡内政外交、枢府常倚为主,在汉臣中权势最巨。”

11、需知,李鸿章和他的淮系集团,是崛起并活跃在晚清,阶级矛盾、 *** 、满汉官员矛盾、乃至君臣之间的矛盾,都十分尖锐的历史时期;而以李鸿章为 *** 的淮系集团从 *** 、军事、外交、文化、经济、方方面面都维系着清 *** 的命运;因此才能从根本上动摇满汉畛域之见,真正确立汉员的 *** 地位。也为尔后康梁的“戊戌变法”奠定了 *** 基础。

奕沂怎么读(奕沂恭亲王)-第1张图片-

12、随着李鸿章的权势日趋显赫,淮系集团已从原来仅仅是一个军事集团,演变成为一个大清国独一无二的, *** 集团兼军事集团、军工企业集团、人才集团,四者为一身的拥有强大势力的集团。

13、正是凭借这一点与恭亲王奕沂的信任和倚重,李鸿章还以北洋大臣的身份直接管理、参与大清国的外交,与 *** 衙门分庭抗礼,形成两个 *** 门,至使大清国政坛出现一个很奇怪的局面:中国驻外公使的公文不仅既送 *** 衙门,而且同时也送给李鸿章。甚至李鸿章可以不经咨照 *** 衙门,就直接向驻外公使发出指示。这些都表明:李鸿章在大清国的 *** 影响力、朝廷对他的依赖、宠信程度等等,在当时不论满汉大臣中,是无出其右者。

14、如果说李鸿章是晚清自强运动的始作俑者;那么,恭亲王奕沂就是积极的、有力的推动者。自从担任江苏巡抚以来至今,二十余年来,李鸿章与恭亲王奕沂,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惺惺相惜、互相敬重,为中国的自强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往往是李鸿章在下层,恭亲王奕沂在上层,相互密切配合,有力地推动了自强运动的不断广泛地向纵深发展。

15、李鸿章是最早意识到:中国遇到了“数 *** 未有之变局”和最早认识到非 *** 不可的大臣之一,并且提出了:“穷则变,变则通”的主张。

16、面对列强咄咄逼人的态势与局面,李鸿章则持截然不同的态度。他力主以 *** 的态度去处理同外国的关系。他的自强思想于七十年代趋于成熟,其根本指导思想就是“外须和戎、内须变法”。和戎为的是创造一个有利于 *** 和建设的国际环境,出发点是变法图存。而恭亲王奕沂就是李鸿章坚定的支持者。

17、李鸿章是大清国近代各项事业的主要开创者:

18、1862年,曾国藩在安庆设 *** 、李鸿章在上海设制炮所,中国的近代军事工业的建设由此拉开序幕。

19、18 *** 年,李鸿章在苏州设立西洋炮局。

20、18 *** 年,李鸿章奏请清廷 *** 科举 *** ,在恭亲王奕沂的赞同、支持下,清廷陆续开办了外文、军事、西医、电报等学校培养技术人才。

21、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中国之一个大型兵工厂——江南制造 *** 。

22、1865年,李鸿章把苏州制炮局迁至南京,并加以扩充,建立了金陵制造局。

23、1868年,江南制造 *** 自制的中国之一艘轮船“括吉”号下水,至1885年,共制造兵轮15艘,此外它还制造了大量的 *** 、机器和炼制钢铁,成为旧中国钢铁工业的肇始。

24、1870年,李鸿章接办了天津机器局。并加以扩充,除制造各种 *** 外,还承修兵船、轮船和挖河机器船等,1877年又试造水雷。

25、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了轮船 *** 局,这是中国之一个航运局。

26、1872年,李鸿章开始向海外派出留 *** ,从1872年至1886年,李鸿章等自强派先后向欧美派遣了200多名留 *** .这些留 *** 归国后,大都成为外交、军事以及其它科技与工程的骨干力量,成为中国一代新型的知识分子。

27、1878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 *** 矿务局,这是中国之一个用机器采煤的矿务局。1881年开始出煤,

28、1879年,李鸿章在大洁北塘海口炮台与天津之间试设电报线成功。

29、1880年,在天津设立了电报 *** ,成为中国之一家电报局。

30、1881年,江南制造 *** 又添设 *** 局,该局曾为天津大沽炮台承建7门大炮。

31、1881年,修筑了中国自造的之一条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

32、 *** 0年,江南制造 *** 增设中国近代之一个炼钢厂,成为中国一个大型的综合工厂,拥有2000余名工人,在当时中国是独一无二的。

33、可以说中国近代所有机械制造、采煤、铁路、电报、轮船运输、纺织工业的诞生和发展,无一不是李鸿章的推动。而李鸿章在办新式学堂、派留洋 *** 等方面更是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34、自强运动所取得的这些成果与它的发展进程,又带动了相关领域,譬如 *** 、文化、社会、教育、民风等各方面的 *** 、发展。如此,自强运动所体现的,就不仅仅是它技术方面的功效,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示范的作用来带动整个社会,由自强运动广泛辐射出的力量,慢慢推动民间和上层的改变。

35、为此,李鸿章还向清廷创造 *** 的提出了三项建议:一是培养全新的人才;二是全面发展 *** 业;三是要求宫廷节省冗费。

36、历史已经很好地证明:近代中国发展的迟滞与自强运动的失败,重要原因正是因为与没有很好地、始终如一地贯彻这些主张有密切关系。

37、假如,恭亲王奕沂一直在位,自强运动必然会形成不可阻挡的大气候,中国的近代史就要改写了。然而,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38、李鸿章虽然是庸众中的杰士,但是也脱不了平庸思想。

39、他心里很明白:尽管自已手中握有重权,但是朝廷对他是十分忌惮的。要不然,为什么不让进入军机处?另外自已虽然在外交上被朝廷倚重,但是在内政上却从来未被授予枢密大权,一直处于“外臣”地位。更何况,在朝中自己也树敌不少。所走的每一步,几乎都要受到朝中其他派别的阻挠和攻击。因此李鸿章采取的对应之策是:明哲保身之道,做分内之事,不敢“好高骛远”。

40、因此,对比自强运动的两位干将,我们可以明显发现:李鸿章是干的多说的少,或者是只干不说;张之洞却说的多干的少,或者是只说不干。

41、这倒不是他过分敏感,实在是因为朝中的各种力量交错牵制,互相作用;而且慈禧太后心机似海,这位主观意志坚强的女人独揽大权的势头日益明显,朝中恭亲王尚且战战兢兢,更何况是李鸿章?他只能靠自已多年宦海中,积累下来的老到和狡猾,与之 *** ,不敢有丝毫懈怠。

42、真是举国之人才,一遇 *** 俱为奴才。

43、慈禧太后罢斥奕忻,起用奕寰,是李鸿章始料不及的,这尤如给了他当头一闷棍。他在给军机处和 *** 衙门的新人,许庚身的信中表露了心迹:“内外局势屡变,皆出人意料之外。”同时以惶然的口气希望得到许庚身的关照:“赖公等持危扶颠,于济艰巨。弟虽谤满天下,他日或犹得之为山野之幸民也。”

44、李鸿章名义上是大清朝的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大学士),在大清朝,这一职务其实就等于中国历史上的宰相、或者说是首辅;他是 *** 集权 *** 里,仅次于皇帝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第二号人物。只不过,在大清朝,皇权高度集中,超过了以前的历朝历代,文华殿大学士这一职务,巳经变成了没有什么实权的虚衔和荣誉职称了。

45、李鸿章从未进入过中枢,作为 *** 大臣,他在满人控制、特别又是在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特殊 *** 体制下,他在朝中必须有人、有依仗、有靠山,这便是首席军机大臣、恭亲王奕忻,对他来说,为什么如此重要的原因!

46、1865年4月1日,西太后斥奕忻议政尽用 *** ,奕忻不以为然。西太后说:“算啦,这天下咱们不要了,送给 *** 吧!”又说:“你事事与我为难,我革你的职。”

47、奕忻说:“臣是先皇第六子,你能革我职,不能革我皇子!”奕忻久跪,忽起立,西太后惊呼奕忻要打她, *** 趋奕忻出。

48、次日,西太后发亲笔诏,责奕忻骄盈溺职,召对不检,罢直军机议政。11日请王公大臣九卿翰詹科道公奏:“恭亲王咎由自取,尚可录用。”西太后命仍在内廷行走,并总管总署。5月8日,命仍在军机行走,不复议政。

二、清代奕沂怎么读

2.开导,启发:“善者~民之善,闭民之恶”.

奕䜣-清朝末年的恭亲王,生于1832年,死于 *** 8年。是中国清末大臣,洋务派在 *** 的首领。

清朝世袭亲王。道光三十年(1850年),道光帝第六子奕欣封为和硕恭亲王。同治十一年(1872年)获世袭罔替。一共传了四代三位。

奕欣(1833~ *** 8),道光帝六子,咸丰帝异母弟。他是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名王重臣,洋务运动的首领,为中国近代工业创始和中国教育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他是晚清新式外交的开拓者,他出谋划策 *** 太平天国 *** ,挽救清朝危机,迎来同治中兴。在 *** 舞台上经历几番大起大落,在家庭生活中更是让他经历了很多不幸,儿女多早殇,侥幸活下来的则难堪造就。他有4个儿子,长子载澄、次子载滢、三子载浚、四子载潢。其中三、四两子俱幼殇。长子载澄袭贝勒,成年后胡作非为。这三个儿子,都死在他前面。另外一个儿子载滢,一度过继给奕欣的弟弟钟郡王奕詥,袭贝勒爵位。庚子事变(1900)时,因卷入义和团活动又被夺去一切职衔。

三、“恭亲王奕沂”怎么读

1、读音:gōng qīn wáng yì xīn

2、人物简介:始封祖为恭忠亲王奕欣。奕欣为清宣宗曼宁第6子。道光遗诏中遗命四子奕詝入继大统的同时封奕沂为亲王,文宗奕詝继位后即封其为恭亲王。慈禧发动辛酉 *** 得到了奕欣大力支持配合。两宫垂帘听政任命他为议政王。后赐其食亲王双俸,王爵世袭,同治七年以后遭忌不再参与朝政。光绪二十四年奕欣病逝,诏谥“忠”,配享太庙,恭亲王世爵共传3世2王。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奕沂怎么读和奕沂恭亲王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标签: 恭亲王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