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罴怎么读拼音的一些知识点,和罴怎么读什么意思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熊罴怎么读
熊罴,汉语词语,熊和罴皆为猛兽,罴是熊类动物中体形更大的一种。因以喻勇士或雄师劲旅。有时也指帝王得贤辅或生男之兆;生男之兆;指帝王得贤辅;比喻贪残的人;舜帝之臣。
1、不欲今见熊罴虎豹并及射鸟,射雉,食牛心白犬肉,鲤鱼头。
2、治世以文,弼亮之臣攸赖;戡乱以武,熊罴之士宜先。
3、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4、今孤有熊罴之士,步骑十万,奉辞伐罪,谁敢不服?
二、罴怎么读,什么意思
pí,声母p,韵母i,声调二声,指棕熊。
罴是一个汉字,读音pí,14画,字义为哺乳动物,体大,肩部隆起,能爬树、游水。掌和肉可食,皮可做褥子,胆入 *** 。亦称“马熊”、“人熊”。
棕熊是分布最为广泛的熊科动物,它们可在欧亚 *** 和北美的很多地方被人们见到。主要栖息在山区的森林带,而且多在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
中国的棕熊主要分布在新疆、青藏高原和东北山林地区,在这里生活的棕熊,除了有指名亚种以外,还有珍稀的藏马熊和喜马拉雅棕熊。
棕熊是相当好斗的动物,特别是在保护领地和食物的时候。为了保护食物,它们会赶走狼群和山狮,也会打跑侵入它们领地的其他熊。不过多数的打架斗殴事件仍然集中在 *** 季节。
母棕熊为了抚育孩子,通常每隔3-5年才会 *** 一次,为了让母熊们尽早进入 *** 阶段,公熊们会找机会 *** 这些母熊的孩子,尽管勇敢的母亲们在遭遇这些身型大它1.5倍甚至两倍的家伙的时候奋力搏斗,但在幼子死亡事件中仍有45%是公熊们的作为。
三、罴怎么读
1、罴,汉语二级字,读作罴(pí),熊的一种,即棕熊,又叫马雄,毛棕褐色,能爬树,会游泳。
2、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3、又如:罴九(古代传说中的兽名);罴褥(罴皮褥子);罴貅(犹貔貅。古代传说中的猛兽);罴虎(喻勇士)。
4、熊毛色或黄或黑,项下有白毛,形如新月,足粗大,前短后长,能攀援登树,东三省产之,人呼为黑瞎子,以其睫狭而额毛蓊覆故也。
5、偶入田垅,拔芦穄而腋以肘,再拔再腋,则前腋已落, *** 遍阡陌,所获不过一二茎而已。罴大于熊,毛色黄白,颈长脚高,多力,能拔树木。遇人,则人立而攫之,俗呼为人熊。东三省亦有之。
四、“罴貔貅貙”怎么读
罴貔貅貙的读音为:[pí pí xiū chū]
2.〔~貅〕a.传说中的一种猛兽;b.喻勇猛的军士或 *** ,如“~~之士”。
3.〔~虎〕喻勇士或勇猛的 *** 。
4.传说中的一种野兽,似熊,一说似虎。
基本释义:貅是古代中国传说中一种凶猛瑞兽的雌兽。
基本释义:貙是古书中对云豹的称呼。尔雅有云,(貙)虎属,大如狗,文如狸。狸指豹猫。
1.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 《七律·冬云》
2.赤豹黄罴。——《诗·大雅·韩奕》
1.《礼·曲礼》前有挚兽,则载貔貅。《注》兵车旌画貔貅,形象威猛,使众知警备。
2.《正韵》蒲麋切,音皮。义同。《集韵》或省作豼。
貅出处:《逸周书·周祝》:“山之深也,虎豹貔貅何为可服。”
1.《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
2.《列子·黄帝》记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鹖、鹰、鸢为旗帜,此以力使 *** 者也。
3.唐柳宗元《罴说》云:鹿畏貙,貙畏虎,虎畏罴……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
4.《尔雅》注:今貙虎也。大如狗,文如貍。
五、罴的拼音
1、罴是一个汉字,读音pí,14画,字义为哺乳动物,体大,肩部隆起,能爬树、游水。掌和肉可食,皮可做褥子,胆入 *** 。亦称“棕熊”、“马熊”、“人熊”。
2、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 《七律·冬云》
3、赤豹黄罴。——《诗·大雅·韩奕》
4、又如:罴九(古代传说中的兽名);罴褥(罴皮褥子);罴貅(犹貔貅)。古代传说中的猛兽;罴虎(喻勇士)。
5、〔古文〕《广韵》彼为切《集韵》《韵会》班麋切《正韵》逋眉切,音陂。《尔雅·释兽》罴如熊,黄白文。《注》似熊而长头高脚,憨猛多力,能拔树木。《陆玑诗疏》罴有黄罴,有赤罴,大于熊,其脂如熊,白而麤理,不如熊白美也。《尔雅翼》罴则熊之雌者,力尤猛。《书·禹贡》熊罴狐狸织皮。《诗·小雅》维熊维罴。
6、又人名。《书·舜典》让于朱虎熊罴。《注》四臣名。
7、又《韵补》叶甫委切《张衡·西京赋》若惊鹤之羣罴。叶上绮字下纚字。
六、罴貔貅貙怎么读
罴貔貅貙的读音为:[pí pí xiū chū]
2.〔~貅〕a.传说中的一种猛兽;b.喻勇猛的军士或 *** ,如“~~之士”。
3.〔~虎〕喻勇士或勇猛的 *** 。
4.传说中的一种野兽,似熊,一说似虎。
基本释义:貅是古代中国传说中一种凶猛瑞兽的雌兽。
基本释义:貙是古书中对云豹的称呼。尔雅有云,(貙)虎属,大如狗,文如狸。狸指豹猫。
1.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 《七律·冬云》
2.赤豹黄罴。——《诗·大雅·韩奕》
1.《礼·曲礼》前有挚兽,则载貔貅。《注》兵车旌画貔貅,形象威猛,使众知警备。
2.《正韵》蒲麋切,音皮。义同。《集韵》或省作豼。
貅出处:《逸周书·周祝》:“山之深也,虎豹貔貅何为可服。”
1.《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
2.《列子·黄帝》记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鹖、鹰、鸢为旗帜,此以力使 *** 者也。
3.唐柳宗元《罴说》云:鹿畏貙,貙畏虎,虎畏罴……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
4.《尔雅》注:今貙虎也。大如狗,文如貍。
七、罴字怎么读
1、罴,汉语二级字,读作罴(pí),熊的一种,即棕熊,又叫马熊,毛棕褐色,能爬树,会游泳。棕熊是陆地上体形第二大的食肉动物,在夏季进食之后,体重会增加一倍,成年棕熊可达600公斤,更大可以达到800公斤。
2、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棕熊是分布最为广泛的熊科动物,它们可在欧亚 *** 和北美的很多地方被人们见到。主要栖息在山区的森林带,而且多在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
3、身长,头-躯干,雄170-280cm雌尾长:8-14cm。体重,通常雄:300kg~500kg雌:150kg~300kg但体形大的个体并不少见,不少的雄 *** 能达到600kg,而且过冬前的体重会比平时大得多。棕熊是陆地上体形第二大的食肉动物,在夏季进食之后,体重会增加一倍,成年棕熊可达600公斤,更大可以达到800公斤。
4、〔古文〕𥀦𥀍𥀧《广韵》彼为切《集韵》《韵会》班麋切《正韵》逋眉切,𠀤音陂。《尔雅·释兽》罴如熊,黄白文。《注》似熊而长头高脚,憨猛多力,能拔树木。《陆玑诗疏》罴有黄罴,有赤罴,大于熊,其脂如熊,白而麤理,不如熊白美也。《尔雅翼》罴则熊之雌者,力尤猛。《书·禹贡》熊罴狐狸织皮。《诗·小雅》维熊维罴。
5、又人名。《书·舜典》让于朱虎熊罴。《注》四臣名。
6、又《韵补》叶甫委切《张衡·西京赋》若惊鹤之羣罴。叶上绮字下纚字。
好了,关于罴怎么读拼音和罴怎么读什么意思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