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蔡襄怎么读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蔡襄简介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宋史·蔡襄传阅读附 ***
《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宋史·蔡襄传阅读附 *** ,希望大家喜欢!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举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人者皆坐谴。襄作《四贤一不肖诗》,都人士争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庆历三年,仁宗更用辅相,亲擢靖、修及王素为谏官,襄又以诗贺,三人列荐之,帝亦命襄知谏院。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修、靖、素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三人忠诚刚正,必能尽言。君有过失,不救之于未然,传之天下后世,其事愈不可掩,此之谓彰君过,愿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夏竦罢枢密使,韩琦、范仲淹在位,襄言:陛下罢竦而用琦、仲淹,士大夫贺于朝,庶民歌于路,至饮酒叫号以为欢。且退一邪,进一贤,岂遂能关天下轻重哉?盖一邪退则其类退,一贤进则其类进。众邪并退,众贤并进,海内有不泰乎!虽然,臣切忧之。天下之势,譬犹病者,陛下既得良医矣,信任不疑,非徒愈病,而又寿民。医虽良术,不得尽用,则病且日深,虽有和【注】、扁,难责效矣。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开古五塘溉民田,奏减五代时丁口税之半。进知制诰,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知泉州,距州二十里万安渡,绝海而济,往来畏其险。襄立石为梁,其长三百六十丈,种蛎于础以为固,至今赖焉。又植松七百里以庇道路,闽人刻碑纪德。治平三年,丁母忧。明年卒,年五十六。乾道中,赐襄谥曰忠惠。
10.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非徒愈病,而又寿民愈:使(病)好了。
C.绝海而济,往来畏其险济:救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古人在本名以外所取的表示德行或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名字,如苏轼字子瞻;古代女子不取字。
B.谏官,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谏为规劝、劝谏之意。
C.丁口,即男女人口,古代户政名,既是统计人口的基本计量单位,也是派征丁银、徭役的依据单位。
D.丁忧,据儒家传统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遭逢父母去世,须辞官回家守丧,叫丁忧,又叫丁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蔡襄是非分明。对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和高若讷的恩怨,以及后来余靖、欧阳修和王素的升官,他均作诗表明了自己鲜明的褒贬态度。
B.蔡襄忠心劝谏。他认为君王选用谏官并非难事,难的是听谏和用谏;君王的过失应在出现之前就要得到补救,这样,天下才能 *** 太平。
C.蔡襄体恤民情。在福州和泉州为官期间,蔡襄开塘灌田、奏减赋税、立石为桥、植松庇路,切切实实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和好事。
D.蔡襄深受赏识。他做过留守推官、馆阁校勘,掌管过谏院,担任过福州和泉州的知府以及福建路转运使等官职,死后被赐谥号为忠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此之谓彰君过,愿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5分)
⑵医虽良术,不得尽用,则病且日深,虽有和、扁,难责效矣。(5分)
11.A(古代女子不取字表述有误,古代女子一般及笄时取字,如唐代女诗人薛涛字洪度、鱼玄机字幼微等)
12.B(根据原文信息可知,海内有不泰乎的原因并非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君有过失,不救之于未然,而是盖一邪退则其类退,一贤进则其类进。众邪并退,众贤并进。选项因果关系不成立)
13.⑴这就叫彰扬君主的过失,希望陛下明察,不要造成只有好谏的名声而无实际的效果。(此之谓彰其实各1分,句意2分)
⑵医生虽然有高明的医术,如果不能尽用,那么病将会日渐加重,即使有秦和与扁鹊这样的名医,也难以取得效果了。(日、第二个虽、责各1分,句意2分)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科举考中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因言事被贬离开京城,余靖争论要救助他,尹洙请求与范仲淹一起贬谪,欧阳修上书责斥司谏高若讷,因此三个人都受牵连被斥责。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京城人士争相传送抄写,卖书的人买了这首诗,也获得了厚利。契丹使者刚好到宋朝,买了此诗返归,在幽州旅馆张贴。庆历三年(1043),仁宗更换宰相,亲自提拔余靖、欧阳修及王素任谏官,蔡襄又写诗祝贺,三个人一同推荐蔡襄,仁宗即任命蔡襄掌管谏院事务。蔡襄为进谏之路 *** 而欢喜,同时也担心正人君子难以长久立于朝廷,于是上书说:朝廷增加任用谏官,欧阳修、余靖、王素一天之间一同任命,朝廷内外互相庆贺。然而担任谏官不难,听取进谏却是难事;听取进谏不难,采纳谏言、按谏言办事却是难事。他们三人都忠诚刚正,一定能畅所欲言。君主有过失,不在未出现之前去纠正,流传于天下后代,事情愈加不能遮掩,这就叫彰扬君主的过失,希望陛下明察,不要造成只有好谏的'名声而无实际的效果。夏竦被罢免枢密使职务,韩琦、范仲淹在位,蔡襄说:陛下罢免夏竦而任用韩琦、范仲淹,士大夫在朝廷祝贺,百姓也在道路上唱歌庆贺,乃至用饮酒叫喊的方式来表达欢喜之情。况且贬退一邪人,进用一贤士,难道就能关系到天下的轻重吗?这是因为一邪被贬退那么其同类也被贬退,一贤被进用那么其同类也被进用。众邪一同被贬退,众贤一同被进用,国家能有不 *** 太平的吗?虽然这样,但我很忧虑。天下的大势,譬如病人,陛下已经得到良医了,对之信任不疑,不只使病好了,而且还使百姓长寿。医生虽然有高明的医术,如果不能尽用,那么病将会日渐加重,即使有秦和与扁鹊这样的名医,也难以取得效果了。因母亲年老,蔡襄请求任福州知州,改任福建路转运使,开拓古五塘灌溉民田,上奏请求减少省五代时丁口税的一半。进升知制诰,升任龙图阁直学士、任知开封知府。以枢密直学士的身份第二次任福州知州。移任泉州知州。距离泉州城二十里的万安渡,人们隔海而渡,往来畏其险恶。蔡襄立石为桥梁,梁长三百六十丈,在基底种植牡蛎来稳固桥梁,至今人们过海仍依赖于这种方式。又种植松树七百里来荫庇道路,闽人刻碑记载他的功德。治平三年(1066),其母亲去世。第二年蔡襄去世,终年五十六岁。乾道年中,赐蔡襄谥号叫忠惠。
二、襄字怎么读
1、襄xiāng,部首为“衣”,上下结构,笔顺为点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横竖竖横撇竖提撇捺释义1帮助,辅佐襄办襄理襄助襄赞赞助2完成,相助而成“葬定公;xiang西一昂香,此发音;襄拼音xiāng释义 1帮助,辅佐~办~理~助~赞赞助 2完成,相助而成“葬定公,雨,不克~事” 3冲上~陵 4上举,昂起“臣闻交龙~首奋翼” 5高“~岸夷涂;襄不是多音字,只有一个读音襄拼音xiāng组词~陵~办~理~助~赞;穰,念rang,二声或三声念二声时形声从禾,襄 xiāng声本义禾茎中白色柔软的部分也指瓜果的肉2同本义 3丰收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汉·贾谊论积贮疏穰岁之秋;读音xiāng部首衣五笔YKKE释义1帮助,辅佐 2完成,相助而成 3冲上 4上举,昂起 5高 6古同“攘”,扫除7姓;襄 xiāng部首笔画部首衣部外笔画11总笔画17五笔86YKKE五笔98YKKE仓颉YRRV笔顺编号34四角号码00732 UnicodeCJK统一汉字 U+ *** 44基本字义 1帮助,辅佐~办~理~。
2、襄,汉语汉字,读音为xiāng本义可能与衣有关,后引申为昂扬向上说文中记载“汉令解衣耕谓之襄”意思是解 *** 服耕种田地,一说指铲除表层土壤襄字作动词时,意思是除去扫除平定,也有相助辅佐之;襄,xiāng,解衣而耕谓之襄襄,衣服正面的纽扣,使对襟能扣合在一起,形成互襄,襄合在一起主要意思有帮助,辅佐冲上上举,昂起高扫除姓襄,古州名,今湖北襄阳市简称。
3、襄 xiāng襄 xiāng释义1帮助,辅佐襄办襄理襄助襄赞赞助 2完成,相助而成“葬定公,雨,不克襄事” 3冲上襄陵 4上举,昂起“臣闻交龙襄首奋翼” 5高“襄岸夷涂;襄,读音xiāng释义1帮助,辅佐 2完成,相助而成 3冲上 4上举,昂起 5高 6古同“攘”,扫除7姓;xiāng,声母是x,韵母是āng,声调是一声繁体字襄汉字结构上下结构简体部首衣 1帮助,辅佐襄办2完成,相助而zhuan成3冲上襄陵4上举,昂起。
4、“襄”的读音xiāng部首衣笔画17五行火五笔YKKE笔顺名称点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横竖竖横撇竖提撇捺基本释义1帮助共~义举2姓相关组词蔡襄;1襄拼音xiāng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汉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襄的本义可能与衣有关,依说文,意思是解 *** 服耕种田地,一说指铲除表层土壤由解衣而耕的振奋状态,引申为昂扬向上又引申或假借为高除助;1襄拼音xiāng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汉字2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襄的本义可能与衣有关,依说文,意思是解 *** 服耕种田地,一说指铲除表层土壤3由解衣而耕的振奋状态,引申为昂扬向上又引申或假借为高;xiāng,声母是x,韵母是āng,声调是一声1帮助,辅佐襄办2完成,相助而成3冲上襄陵4上举,昂起。
三、襄怎么读组词
襄普通话读音为xiāng,襄组词:龙襄、夔襄、怀襄、冯襄、顷襄、襄助、襄陵、允襄、朱襄、襄赞、襄理、襄野、赞襄、襄尺、襄点、襄钟、七襄、磬襄、匡襄、公襄、楚襄、蔡襄、上襄、文襄、襄礼、襄事、襄羊。
1、要是依然有一段时间没变动过粉饰了,去嗜好的百货商店或美容商店的粉饰柜台看看,别不敢张嘴寻求襄理。
2、我们需要尽可能地让更多的人无机会使用新技术,si *** ed。因为这些新技术正在引发一场 *** ,人类将因此可以彼此襄理。
3、有了这样的了解之后,要是你再弃那些你可以襄理的人们于不顾,就将遭到天良的责备,只需一点小小的努力,你就可以改变那些人们的生活。
4、六十年前,乔治·马歇尔也是在这个地方的毕业典礼上,宣布了一个计划,襄理那些欧洲国家的战后建设。
襄,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中,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襄”的基本含义为帮助,辅佐,如襄办、襄理;引申含义为完成,相助而成,如“葬定公,雨,不克襄事”;冲上,如襄陵。
此外,“襄”还表示上举,昂起,如“臣闻交龙襄首奋翼”。在古代,“襄”,古同“攘”,扫除。
四、蔡襄读音
1、宋代诗人蔡襄,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 *** 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 *** 武夷茶精品“小龙团”,
2、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之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3、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嵩阳居士今安否,青眼看人 *** 情。
4、城头近晚忽开晴,有色皆鲜是物清。地势四来州午向,山围一罅水东行。乘风歌吹无时已,面日楼台触处明。不比儿曹夸衣锦,自缘恩与养亲荣。
5、司徒侍中宋宣献公挽词五首-宋代·蔡襄。
6、申命增华衮,遗忠劝紫宸。世风存令子,暮哭有慈亲。 *** 前言在,论兵密疏陈。如何年不永,无路问苍旻。
7、授转运使罢州端居述怀-宋代·蔡襄。
8、被诏领均漕,前解闽州符。掩关谢来宾,释然舍攀拘。日晏眠空斋,啼禽在高梧。神情已欣欣,痾恙还轻苏。暂闲固自适,况与尘滓殊。勿乐夸毗子,开眼趋畏途。投身试罗网,反用腴妻孥。精虑成长谣,鉴此非迷愚。
五、蔡襄的读音是什么
1、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仙游县)人,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
2、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在福州时,去民间蛊害在泉州时,与卢锡共同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在建州时,倡植福州至漳州七百里驿道松,主持 *** 北苑贡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之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其诗文清妙,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六、襄怎么读啊
襄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汉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襄的本义可能与衣有关,依《说文》,意思是解 *** 服耕种田地,一说指铲除表层土壤。
由解衣而耕的振奋状态,引申为昂扬向上。又引申或假借为高、除、助、成等义。
组词:蔡襄襄理襄助襄礼劻襄赞襄襄钟公襄磬襄怀襄
1、智伯伐赵襄子没有成功,被赵襄子战败身亡。
2、齐襄公的夫人周王姬最为可怜,她自从嫁给齐襄公后,从未得到过齐襄公的宠爱。
好了,关于蔡襄怎么读和蔡襄简介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