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祲怎么读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休祲降于天的读音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谮怎么读什么意思
1、谮的读音是zèn,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景公母弟富,或谮之,恐诛,乃奔灵王。”
2、又如:遭谮(遭到诽谤谗害);谮语(谗言;说别人的坏话);谮人(诬谗他人);谮害(进谗言伤害)
3、《唐韵》庄荫切《集韵》《正韵》侧禁切《韵会》侧廕切,𠀤簪去声。《说文》愬也。《博雅》䛼也。《玉篇》谗也。《韵会》旁入曰谮。《诗·小雅》谮言则退。《注》有谮毁之言,则共为排退之。《公羊传·庄元年》夫人谮公于齐侯。《注》如其事曰诉,加诬曰谮。《前汉·孙宝传》蒙受冤谮。
4、又蝎谮。《埤雅》古者谮从中起谓之蝎谮。
5、又《韵会》子念切。与僭通。不信也。《诗·大雅》谮始竟背。《释文》谮本亦作僭。《又》覆谓我僭。《笺》僭,不信也。本亦作谮。
6、又叶子林切,音祲。《诗·大雅》瞻彼中林,甡甡其鹿。朋友已谮,不胥以谷。谮叶林。《正字通》俗作𧮂、譛,非
二、浸怎么读
jìn。有三个含义:1、泡在液体里。2、液体渗入或渗出。3、逐渐。康熙字典记载:《唐韵》《集韵》《正韵》子鸩切,音祲。渍也。《诗·曹风》浸彼苞稂。又润也。《诗·小雅》浸彼稻田。又渐也。《易·临卦》刚浸而长。又没也。《史记·赵世家》城不浸者三版。又涵也,沈也,泽之总名也。《庄子· *** 》大浸稽天。《周礼·夏官·职方氏》扬州其浸五湖。又通作湛。《礼·内则》湛诸美酒。又《广韵》七林切《集韵》千寻切,音侵。浸 *** ,渐渍也。《王褒·洞箫赋》浸 *** 叔子远其类。或作濅寖。
相关词语:浸透、浸假、浸膏、浸溢、浸益、浸剂、浸包、浸渔、浸涵、浸润之谮、潦原浸天、磨礲浸灌。
1、浸透:把物体浸入液体中使其湿透。
2、浸涵:是指沉浸涵泳。唐顺之《答廖东雩提学书》:“更愿兄完养神明,以探其本原;浸涵六经之言,以博其旨趣。”
3、浸润之谮:指中伤他人的谗言逐渐发生作用。
三、罹白话怎么读
1、(象形。大篆字形像龟甲受灼所生的裂痕。本义:卜兆,龟甲烧后的裂纹)
2、同本义 [a si *** (in fortune telling)]
3、兆卜,灼龟拆也。――兆,古文兆卜省。――《说文》
4、掌三兆卜之法。――《周礼·大卜》
5、不占卦兆。――《淮南子·本经》
6、卜之龟,卦兆得大横。――《史记》
7、又如:兆象(占卜时龟板上显示的征象);兆文(据以卜占吉凶的龟甲裂纹);兆卦(显示于卦象上的征兆);兆梦(占梦,圆梦)
8、其兆既成,已在宫中。――《新唐书》
9、又如:兆相(预先显示的迹象);兆见(征召显现)
10、行不群以颠越兮,又众兆之所仇。――《楚辞·九章·惜诵》
11、又如:兆民(古称太子之民,后泛指众民,百姓。又称“兆人”、“兆姓”、“兆萌”、“兆蒙”、“兆庶”、“兆众”、“兆黎”、“兆灵”)
12、数词。一百万;极言众多 [million]
13、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明·黄宗羲《原君》
14、又如:兆物(兆类。万物);兆亿(数词。极言众多。又指民众);兆古(太古,远古)
15、古代设于四郊的祭坛 [altar]。如:兆日(设置祀日神坛);兆位(四郊祭坛的处所);兆祀(设坛祭祀);兆守(监守祭坛的职司)
16、无入子兆。――《左传·哀公二年》
17、兆五帝于四郊。――《周礼·春官·小宗伯》
18、吾力能改葬,当葬汝于先人之兆。――韩愈《祭十二郎文》
19、又如:兆域(墓地四周的疆界。亦以称“墓地”)
20、预示;显现 [foretell;portend]。如:瑞雪兆丰年
21、能布其德,而兆其谋。――《左传·哀公元年》
22、兆人万姓崩溃。――清·黄宗羲《原君》
23、[megawatt electric]核反应堆所发出的电功率单位,严格地说,应该是核电站所发出的电功率。与热功率有所区别
24、[megacycle(缩mc)]一百万周,尤指每秒一兆周,用作 *** 电频率单位
25、古代占验吉凶时灼龟甲所成的裂纹:卜~。
26、事物发生前的征候或迹象,预示:预~。佳~。瑞雪~丰年。
27、数名,等于百万(古代指万亿):~周(电磁波频率单位,每秒一百万周的频率为一兆周)。
28、笔画数:6,部首:儿丿,笔顺编号:341534
29、mega-;million;omen;portend;si *** ;
30、······································
31、说行天下是非常不错的小说网站大全,你值得拥有。
四、休祲的读音是什么
1、xiū,声母x,韵母iu,声调一声。
2、jìn,声母j,韵母in,声调四声。
3、出自两汉刘向《唐雎不辱使命》:“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4、译文: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
5、《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魏策四》中的一篇史传文,后收录于《古文观止》。这篇文章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终于折服秦王,保存国家,完成使命的经过,歌颂了唐雎不畏 *** 、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的本质。人物形象生动,秦王的色厉内荏、前倨后恭,唐雎的不畏 *** 、英勇沉着,都写得栩栩如生。
五、禳灾怎么读
1、禳灾,拼音是ráng zāi,汉语词语,指行使法术解除面临的灾难:禳原为古代祭祀名。
2、亦作“禳灾”。谓禳除灾祸。《文选·张衡<东京赋>》:“冯相观祲,祈禠禳灾。”李善注:“禳,除也;灾,祸也。
3、谓求祈福而除灾害也。”宋邵雍《无名公传》:“人告之以修福,对曰:‘未尝为不善。’人告之以禳灾,对曰:‘未尝妄祭祝。’”明王玉峰《焚香记·盟誓》:“大王到时,怕有焚香酬愿祈福禳灾者,一一登记,不敢有误。”
4、 *** 《朝花夕拾·无常》:“这都是敬神禳灾的演剧,全本里一定有一个恶人,次日的将近天明便是这恶人的收场的时候,‘恶贯满盈’,阎王出票来勾摄了,于是乎这活的活无常便在戏台上出现。”
5、《周礼·天官·女祝》:掌以时招梗会禳之事以除疾殃。
6、《春官·鸡人》疏:禳,谓禳去恶祥也。道教一开始就将禳解灾害作为法术内容,以後发展成门类繁多的体系,大凡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天灾 *** 等均在禳解范围之内。
六、宵旰怎么读音
宵旰的意思是宵衣旰食,即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歇息。
宵:宵 xiāo夜:通宵达旦、春宵、宵夜、宵禁、宵衣旰食(天不亮就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旰:旰 gàn晚,天色晚:旰食宵衣(天晚才吃饭,天未亮就穿衣起床,多用以称谀帝王勤劳政事)。
宵晨、宵程、宵床、宵遁、宵遯、宵匪、宵分、宵烽、宵话、宵唤、宵晖、宵会、宵晦、宵济、宵熸、宵锦、宵祲、宵禁、宵警、宵溃、宵类、宵练、宵漏、宵昧、宵寐、宵迷、宵民、宵明、宵盘、宵魄、宵檠、宵壤、宵人、宵夙、宵宿、宵田等。
朝旰、旰旰、晧旰、皓旰、澔旰、烂旰、日旰、霄旰等。
1、经过通宵达旦的努力,杨海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2、 *** 前,很多同学都在通宵达旦地复习功课。
4、彩券 *** 的那天晚上,我和太太出去通宵达旦。
5、这是我通宵达旦赶出来的报告,疏漏难免。
6、每年到了丰收季节,这里都会举行庆祝晚会,大伙儿通宵达旦地唱歌跳舞,好不热闹。
7、敬爱的周 *** 经常通宵达旦地忘我工作。
8、客房里的房间通宵达旦灯火通明。
七、谮怎么读
1、•说别人的坏话,诬陷,中伤:谮言。
2、形声。从言,赞(zǎn)声。本义: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
3、彼谮人者,谁适与谋?――《诗·小雅·巷伯》
4、夫人谮公于齐侯。――《公羊传·庄公元年》。注:“如其事曰诉,加诬曰谗。”
5、处非道之位,被众口之谮。――《韩非子·奸劫弑臣》
6、[牛金星]因谮其(李岩)欲反。――《明史》
7、蝎谮。《埤雅》古者谮从中起谓之蝎谮。
8、又《韵会》子念切。与僭通。不信也。《诗·大雅》谮始竟背。《释文》谮本亦作僭。《又》覆谓我僭。《笺》僭,不信也。本亦作谮。
9、又叶子林切,音祲。《诗·大雅》瞻彼中林,甡甡其鹿。朋友已谮,不胥以谷。谮叶林。《正字通》俗作𧮂、譛,非。
10、谮害、谮言、浸润之谮、谮诉、谮愬、谗谮、谮毁、谮虐、靖谮庸回、谮人、诼谮、谮杀、谮慝、谮妒、交谮、谮搆、谮说、媒谮、簧谮、谮短、蝎谮、诬谮、猜谮、谋谮、谮构、椓谮、谮润、谮诉、谮讼、谮恶、谮间、谮下谩上、谮谤、构谮、毁谮、丑谮、诋谮、冤谮、飞谮
祲怎么读和休祲降于天的读音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