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龙川天气,龙川县麻布岗镇天气预报

牵着乌龟去散步 天气 1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河源龙川天气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河源龙川天气的知识,包括龙川县麻布岗镇天气预报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龙川县属于哪个市
  2.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
  3. 河源的气候特点类型特征

一、龙川县属于哪个市

在地理位置上,龙川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北界江西省寻乌县、定南县,东连梅州市五华县、兴宁市,南接东源县,西临和平县。龙川县历史悠久,是广东最早立县的四个古邑之一,享有“ *** 古县”的赞誉。

早在1万多年前的 *** ,今龙川县一带已有人类活动。春秋战国时期,今龙川县一带属于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嬴政在南平百越之后,在该地区置龙川县,意味着该地区的建县历史已经超过2200年了。

龙川县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属 *** 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水丰沛阳光充足,平均气温21.8℃,历年降雨量平均1501.8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8%。

河源龙川天气,龙川县麻布岗镇天气预报-第1张图片-

冬半年受极地冷高压脊控制,盛行东北季风,天气较为干冷;夏半年则受锋面低槽、季风低压,热带气旋所影响,盛行西南、东南季风,高温多雨。县站累年平均气温21.0℃,年雨量1693.3毫米。

年日照1703.5小时,无霜期320天,这种呈温和、雨量充足、夏长冬短、日照时间长、无霜期长、季风明显等特点的中 *** 带季风气候,农业气候资源丰富,适宜喜温作物和双季稻的种植。

二、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

龙川地形龙川县位于粤东北部,属山区,地处北回归线北缘,呈东西窄、南北狭长的地形特征,北部和南部群山重叠,西部和东部山岭包围,中间为一 *** 原,东江贯穿南北,整个地势自北向南倾斜,构成本县具有山区、 *** 原、丘陵、河谷盆地的多样地形,且南北跨度大。龙川山脉龙川县主要山脉为霍山。霍山,方圆10公里,海拨550米,属丹霞地貌,有“丹霞山第二”之美誉。霍山以它奇特的山形,清幽的岩宇,悠久历史而著名,被誉为“朝在罗浮暮在霍”。以其险峻的丹崖赤壁和奇岩秀石早已闻名遐迩,是广东七大名山之一。龙川水文珠江龙川县水资源以东江、韩江为主,年径流量23.33亿立方米,水力资源蕴藏量41.39龙川万千瓦,可以开发利用量27.701万瓩,已开发利用21万千瓦。珠江:旧称粤江,是中国境内第四长河流,按年流量为中国第二大河流。全长2400公里。原指广州到入海口的一段河道,后来逐渐成为西江、北江、东江的总称。其干流西江发源于云南省东北部沾益县的马雄山,干流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自治区)及 *** 、 *** 特别行政区。由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8个入海口流入南海。珠江包括珠江流域、韩江流域、海南省,广东、广西沿海诸河及云南、广西国际河流。总面积为79.63万平珠江方公里,其中珠江流域在中国境内面积44.21万平方公里,另有1.1万余平方公里在 *** 境内。东江:珠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干流河道长523千米,流域面积占全珠江流域的6.3%。发源于粤北、赣南,主流寻乌水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的大竹岭,属山区 *** 河流。下游在石龙以下分东江北干流,在汇入增水和绥福水后,西流至增城,从 *** 注入狮子洋入南海。东江南支流,在汇寒溪水后分许东江多汊流,经狮子洋入南海。东江流经的城市有河源、惠州、东莞。东江河源以南河段可通航,水质优良,是 *** 淡的主要供应源。韩江:韩江源于广东省紫金县白山栋流经大埔县的三河坝与澄江汇合后称韩江,全长400多公里,是广东省的第二大江。韩江古称恶溪、鳄溪,因鳄鱼出没而得名;又因潮州另名凤城而称凤水;后为纪念韩愈驱鳄又改称韩江。韩江流经潮州城区约3公里,北段江面宽阔,北堤连接竹竿山与金山,捍卫古城的安全。堤边木棉挺拔,渡船来往于两岸,乘风扬帆,构成了潮州八景之一的“鳄渡秋风”。湘子桥横卧于韩江中段,连接古城与东岸的交通。每当春天水涨,洪水冲击巨石砌成的桥墩,奔泻而下,蔚为壮观,故“湘桥韩江春涨”也被列为潮州八景之一。南段分东西二水绕凤凰洲而过,凤凰洲头筑有凤凰台。每逢雨季时节,登台韩江远眺江面,烟雨蒙蒙,湘子桥若隐若现,故“凤凰时雨”也为潮州八景之一。与凤凰台隔江相对的凤凰塔耸立江边,水影倒映,似巨柱擎天,景观壮美,这就是潮州八景之一的“龙批宝塔”。韩江碧水长流,舟船竹排穿梭于江面,与两岸诸多胜景构成了一幅动静交融的壮丽画卷。韩江龙川气候龙川县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属中 *** 带季风气候。冬半年受极地冷高压脊控制,盛行东北季风,天气较为干冷;夏半年则受锋面低槽、季风低压,热带气旋所影响,盛行西南、东南季风,高温多雨。县站累年平均气温21.0℃,年雨量1693.3毫米,年日照1703.5小时,无霜期320天,这种呈温和、雨量充足、夏长冬短、日照时间长、无霜期长、季风明显等特点的中 *** 带季风气候,农业气候资源丰富,适宜喜温作物和双季稻的种植。由于南北跨度大,且地形多样,气候的季节 *** 和地方 *** 差异也明显,农业气象灾害比较频繁发生,春季的低温阴雨、5—6月份的龙舟水、夏季高温、秋末的寒露风、隆冬的低温霜冻、春季和秋季的干旱、夏季的局地雷雨大风以及暴雨等气象灾害常给各地工农业生产带来比较大的危害。龙川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大,铁矿总储量达1500万吨,锰、锌、钨矿总储量达46.7万吨。矿点分布10多处,为世界五大名石之一的黑色花岗岩在石坑镇的乌石村,储量面积达130万平方米;位于紫市镇的花岗岩,储量大,品种多,均可露天开采。此外,优质稀有珍贵的黎咀天然矿泉水年流量27万吨,与世界名泉法国“维希”矿泉属同一家族,被誉为“东方维希”。土地资源:龙川县土地总面积为29.1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 *** 万公顷,山地面积24.43万公顷。水资源:龙川县水域面积0.91万公顷。水资源以东江、韩江为主,全年径流量23.33亿立方米。龙川县水资源蕴藏量41.39万千瓦,已开发利用水资源22万千瓦,其中县属电站装机容量6万千瓦,省属枫树坝电站装机容量16万千瓦,为目前全省第二大水电站。农林资源:龙川县有林地面积10.67万公顷。龙川县活立木积蓄量达21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1.3%。为发展山区资源型工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中毛竹基地30万亩,茶叶基地20万亩,水果基地18.9万亩,此外,还有油茶、甘蔗、木薯等基地。龙川特色奇观龙川九龙湾,四季如春,平均气温20℃左右,从而形成罕见的“冬江水暖、江雾蒸腾”九龙湾的奇观,成为全国唯一的冬季漂流更佳去处。九龙湾位于枫树坝水库下游至黎嘴镇河段,全程13公里。九曲成九湾,一湾一龙潭,顺流而下依次为:天龙潭、银河潭、白龙潭、紫龙潭、黄龙潭、天地潭、青龙潭、赤龙潭、金龙潭。相传2200多年前,秦朝大将赵佗统领三十万大军征百粤,天上玉皇差遣九神龙为赵佗大军保驾南征。赵佗平定百粤后,九龙神依恋此间美景,奏请玉帝准落居此地,九龙湾由此得名。九龙湾神奇迷人,其一山一水,一木一石,一情一景,竟显“幽、曲、翠、秀、真、古、奇、情”,一湾一新景,九曲藏千画。沿岸有龙溪飞瀑、麻石仙林、将军石、仙人圳、狮子卧江等奇观胜景,令人陶醉。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乘一叶扁舟顺流而下,随波逐流,逍遥自在。九龙湾漂流的源头,在枫树坝水库下河面。坝高95米,蓄水2亿立方米,是南粤第二大水库,气势雄伟。江水不急不缓,安全保障措施完备,适合各个年龄段的男女参加,是集漂流、赏景、怀古、健身、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安全可靠、轻松写意的生态旅游。漂流的起点是枫树坝水电厂坝下江面,终点是素有天下之一神泉之美称的龙川矿泉。中途可上岸在一河中草坪休息。此外,九龙湾还开辟了夜游九龙湾和夜宿青龙滩的野营和沙滩晚会活动。漂流票价:70元/人。线路推荐:D1:中午午膳,下午游览岭南六大名山之一的霍山风景区--矿泉山庄浴天下之一泉龙川矿泉--晚膳宿枫树坝村镇。 D2:早餐后参观东江之一桥--从九龙湾码头下水东江漂流(沿途回音谷、狮子卧江、麻石仙林)--狮子山漂流终点参观千亩菜园--游乡村集市--午膳黎咀镇--下午返回。

龙川历史悠久,早在 *** 已有人类活动。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始置龙川县,今为全国保留最古县名的县份之一。置县之初,疆域辽阔,包括现在的龙川、五华、兴宁、河源、和平、连平等县境,以及新丰、陆丰、紫金、寻邬(属江西省)等县的部分地方。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以后,龙川县地曾多次析置新县。自明嘉靖至今,县境疆域基本上稳定下来无大变动。据龙川旧志载:龙川“居郡上游,当江赣之冲,为汀潮之障,则固三省咽喉,四周门户”为“水陆之要道”。旧治龙川城(今佗城)是最早的龙川故城,自秦至 *** ,为县或州治所,南汉刘砻时,移循州治于此,州县并存达四百余年,为县、州的 *** 、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素有“岭南古城“之称,见证了2000多年来龙川人文历史的嬗变,被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城。1949年6月始,县城迁至老隆镇。

三、河源的气候特点类型特征

河源的气候特点

河源市属 *** 带季风气候。

河源年平均气温20.7℃,1月平均气温更低,为11.6℃;7月平均气温更高,达28.0℃。根据全市气象站50多年观测记录,全市极端更高气温为39.6℃,出现于1990年7月10日的龙川;极端更低气温为-5.4℃,出现于1963年1月15日的连平。高温日数呈增加趋势,低温日数呈减少趋势。

河源年平均降水量为1768.9毫米,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源城1959年的年降水量为3002.2毫米,创全市最多年降水量记录,紫金1963年的年降水量为935.9毫米,创全市最少年降水量记录。全年降水量有76%出现在4—9月,其中4—6月平均降水量达783.8毫米,占全年的44.3%,主要由锋面低槽造成。7—9月平均降水量为561.8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31.8%,主要由热带气旋、热带辐合带、热带低压等热带天气 *** 造成。一年中各月降水量变化北部呈单峰型,中南部呈双峰型,6月月平均降水量为最多,达307.8毫米,最少是12月,平均只有36.5毫米。年平均降水(≥0.1毫米)日数为154.3天,空间上呈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形式。

河源年平均日照时数1687.0小时,日照最多的年份为2552.2小时,最少的年份为1179.8小时,空间分布上自南向北逐渐减少。全年中2—4月的日照时数相对较少,7月的日照时数为全年最多,平均207.4小时。

河源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4%,空间分布上呈东高西低。一年中3—8月平均相对湿度较大,其中又以6月湿度更大,为82.8%,而12月湿度最小,为69.6%。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东江中上游,东靠梅州市,南接惠州市,西连韶关市,北邻江西省赣州市。其范围是东经114度14分至115度36分,北纬23度10分至24度47分。全市面积1.5 *** 2万平方公里。

河源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山地占53%,丘陵占36%,谷地和平原占11%。全市山势分别向东江、新丰江倾斜,罗浮山脉呈现东北—西南方向斜贯本境,九连山脉由和平、连平向西南延伸至广州白云山。紫金东南部山地属莲花山支脉。连平县的黄牛石,海拔1340米,是全市更高峰。河源山地、丘陵大部分海拔较低,坡度在30°以下,宜植面积90%以上。全市有三大台地平原:一是灯塔盆地,位于东源县中部、连平县东南部、和平县西南部,面积1941平方公里;二是川南盆地,位于龙川县南部、东源县东北部,面积1000平方公里;三是源城盆地,位于源城区及紫金县西北部,面积1230平方公里。丘陵主要分布在三大盆地四周。

生态环境继续保持优良,全市地表水质保持在各功能区标准,其中东江干流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Ⅰ-Ⅱ标准,新丰江水库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年市区空气质量功能区达标率100%,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65天。市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为0.026毫克/立方米,优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为0.013毫克/立方米,优于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 *** 浓度年均值为0.013毫克/立方米,优于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2.6分贝,市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5.8分贝,符合国家标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上年的41.1%提高至44.1%。全市建成污水处理厂9座,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22.5万吨,比上年末增长8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 .32%,比上年提高14.53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全年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 *** 40公顷,迹地更新造林面积2773公顷,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2947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2.56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477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6%。全民义务植树455万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1.2%;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3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2.49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4.4%。其中,建成省级自然保护区7个,自然保护区面积5.54万公顷。

河源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具有种类多、分布广的特点。主要有铁、钨、铅、锌、锡、钛、 *** 、萤石、石英石、水泥用灰岩、陶瓷土、 *** 、建筑用砂、地热水、矿泉水等矿种。其中优势的矿种有:铁矿、钨矿、锡矿、水泥用灰岩、地热水、瓷土矿、 *** 矿、萤石、石英石矿等。已发现矿产56种,矿产地262处,其中已探明储量矿产36种,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17处,小型矿床55处。

全市共探明铁矿储量2.7亿吨,占全省总量的39%,其中连平县大顶铁矿属省内之一大型铁矿、紫金宝山铁矿属中型的'铁矿,是全国少有的高品位铁矿;探明铅锌矿储量金属铅30万吨,锌60万吨,分别占全省总量的5.8%、6.8%,其中连平县大尖山铅锌矿的锌、铅储量均达中型;探明钨矿储量氧化钨11万吨,占全省总量的26.9%,其中连平县锯板坑钨矿是全省更大的大型钨矿;探明石灰石储量2亿多吨,占全省总量的8.5%;探明陶瓷土储量近3000万吨,其中东源县瓷土矿已探明储量1500万吨,居全市之首,紫金苏区、龙窝瓷土的质量可与江西景德镇媲美;探明萤石矿储量301万吨,占全省总量的50.4%,其中东源到吉萤石矿储量全省之一,经过十多年开采尚保有储量150万吨;探明锡矿储量14.1万吨,其中紫金铁嶂锡矿、连平西华山锡矿储量规模为中型;探明 *** 储量近8万吨,在省内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和平下车、长塘、优胜 *** 储量达中型;探明石英石矿储量近2亿吨,其中东源石英石矿是全省少有的高品质矿。按现行的市场价估算,河源市矿产资源潜在的经济价值约1200亿元。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东江中上游、韩江上游和北江上游。全市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其中东江流域占81.6%,韩江流域占10.4%,北江流域占2%。全市区域内河流众多,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7条,其中属东江水系39条,韩江水系6条,北江水系2条;集雨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安远河、浰江、新丰江、船塘河、秋江和东江等6条河流。河源市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500~2000毫米之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151.3亿立方米。全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4500立方米,约为全国、全省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2倍。华南地区更大水库──新丰江水库在其境内,蓄水量达139亿立方米。丰富的水量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全市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49.8万千瓦,占全省的18%。其中可开发水力资源量达114.3万千瓦,至2007年底全市已开发建成水电装机容量79.56万千瓦,仍有34.79万千瓦水力资源可供开发。河源市水环境质量很好,东江干流河源段水质约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新丰江、枫树坝水库水质则一直保持在Ⅰ类水质标准,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水资源优势。

全市区域总面积2346.29万亩。农用地2112.63亩(其中耕地面积199.84万亩,园地34.72万亩,林地1818.91万亩,牧草地7.84万亩,其他农用地51.31万亩);建设用地135.59万亩(其中居民点工矿71.83万亩,交通运输用地8.80万亩,水利设施用地54.96万亩);未利用地98.08万亩(其中未利用土地73.86万亩,其他土地24.22万亩)。

河源市光、热、水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有野生植物280科、1 *** 5属、7055种;栽培植物633种,分隶于111科、361属;有真菌1959种,其中食用菌185种, *** 用真菌97种。植物种类中,有桫椤、银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白豆杉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全市有陆生脊椎动物829种,其中兽类124种、鸟类510种、爬行类145种、两栖类50种;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有蟒蛇等,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的有金猫、水鹿、穿山甲、猕猴和白鹇(省鸟)等。在植被类型中,有属于地带 *** 植被的北热带季雨林、南 *** 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 *** 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和沿海的热带红树林,还有北纬度地带 *** 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针叶林、竹林、灌丛和草坡,以及水稻、甘蔗和茶园等栽培植被。全市重点发展以肉桂、银杏为主的南 *** 树种和以龙眼、荔枝、板栗、合柿、青梅、春甜橘、李类及猕猴桃等具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果树为主的经济林。

河源市建立了各级自然保护区27个,其中省级7个、市级1个、县级19个,面积290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2.4%。各级森林公园4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个、市县级2个,面积12.5万亩。

关于河源龙川天气,龙川县麻布岗镇天气预报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龙川县 龙川 河源 岗镇 麻布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