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藩拼音怎么读的问题,以及和藩怎么读组词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藩的拼音
1、藩的笔顺编号:122441343123425121。
2、藩的解释: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边防重镇:藩属,藩国,藩镇,藩邦,削藩,称藩(自称属国)。
3、唐韵,甫烦切《集韵》方烦切,𠀤音翻。篱也。《易·大壮》羝羊触藩。《尔雅·释言》樊藩也。《疏》樊圃之藩也。
4、又域也。《庄子·大宗师》吾愿游于其藩。
5、又《韵会》与蕃通。屛也。《诗·大雅》价人维藩。
6、又通轓。《周礼·春官·巾车》漆车藩蔽。《注》藩,今时小车,漆席以为之。
7、又附袁切,音烦。《尔雅·释草》荨,䒞藩。《疏》 *** 草知母也。
8、又《韵补》方文切,叶音分。《韩愈·苗夫人墓铭》或毗于王,或式于藩。是生夫人,载穆令闻。《五 *** 字》藩本藩篱字,亦作藩屛字,今独用为藩篱字。
二、蕃的拼音
1、蕃读音:fān、fán、bō;笔画:15;部首: *** ;结构:上下结构。
2、四国于蕃,四方于宣。——《诗·大雅·崧高》又如:蕃蔽(屏障);蕃篱(篱笆。引申为屏障)
3、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国语·楚语下》
4、又如:蕃杆(藩屏;护卫);蕃辅(捍卫辅助)
5、①吐蕃(公元618年—842年),古代 *** 族 *** ,亦称“西蕃”
6、古籍释义:《唐韵》附袁切,音烦。《说文》草茂也。《诗·唐风》椒聊之实,蕃衍盈升。《书·洪范》庶草蕃庑。《传》蕃,滋也。
7、又《周语》民之蕃庶,于是乎生。《注》蕃,息也。
8、又草名。《山海经》阴山,其草多茆蕃。
9、又鸟名。《山海经》光山,其鸟多蕃,或云即鸮。
10、问题九:吐蕃族蕃怎么读标准读法应为(tǔ bō),但在有一年中国 *** 的大型纪录片中,当时的解说员赵忠祥把他读成了(tǔ fān),这部纪录片因为是和其它国家共同直播,也不好更正!所以现在读(tǔ bō)和(tǔ fān)都是可以的!但更好还是读成(tǔ bō)
11、问题十:吐蕃的“蕃”字怎么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在这里的“吐蕃”应该是念BO音。
三、飘藩坠溷什么意思飘藩坠溷怎么读
1、飘藩坠溷什么意思?飘藩坠溷怎么读?
2、拼音:piāo fān zhuì hùn,简拼:pfzh
3、成语解释:同“飘茵堕溷”。清王韬《淞隐漫录·三十六 *** 谱中》:“韵兰,未识其人,似以良家而误堕风尘者。飞絮落花,飘藩坠溷,亦殊可惜已!”亦作“飘樊落溷”。清王韬《海陬冶游
4、成语出处:清·王韬《淞隐漫录?三十六 *** 谱》:“韵兰,未识其人,似以良家而误堕风尘者。飞絮落花,飘藩坠溷,亦殊可惜已。”
5、注音:ㄆㄧㄠㄈㄢㄓㄨㄟˋㄏㄨㄣˋ
6、飘藩坠溷的近义词:飘樊落溷见“飘藩坠溷”。
7、成语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命运
四、藩的意思,藩怎么读
文章探讨的主题是“藩”的字义及其读音。"藩"字的拼音为fān,它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首先,它象征篱笆,常用来形容围护或分隔的结构,如"藩篱"。其次,"藩"也有屏障和保卫的含义,如同国家的重臣守护着边疆,被视为"藩翰"。在封建时代,"藩"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它 *** 着封地或分封的国家,包括边防重镇、属国、藩镇以及藩邦。此外,"削藩"和"称藩"这两个词则分别涉及削除封地权力和自称属国的行为。因此,理解"藩"不仅需要掌握它的读音,更要明白其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
五、削藩怎么读
即削夺藩王封地,是封建 *** 下君主为了收回诸侯或地方割据势力手中的部分或全部权力而实施的政策。
出自《明史·齐泰传》:“先是,帝为太孙时,诸王多尊属,拥重兵,患之,至是因密议削藩。”
公元8年,王莽篡汉,海昏侯国被废,刘保世被削藩贬为庶民。
一是西汉景帝的削藩,引发七国之乱,仅三个月便消灭叛乱七国,平定七国之乱后确立了 *** 对地方的权威。
二是唐代宗、德宗、宪宗、穆宗朝的历次削藩,先成后败,暴露了节度使 *** 的弊端,唐王朝也为藩镇所灭,这为宋代提供了教训。
三是明建文帝削藩,引发靖难之役,朱棣(即明成祖)夺位后再行削藩。
四是清康熙帝削藩,引发三藩之乱,历时八年平定三藩, *** *** 由此确定了对地方的垂直有效管理。
唐代“藩镇之祸”的来源于藩镇。藩镇始于唐玄宗,当时唐玄宗为了扩张疆土、巩固边防,设立了河西、卢龙、幽州、剑南、朔方、河东、安西、北庭等十大藩镇,后来逐渐增多。这些节度使是掌握着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的兵力,管辖着少则几个、多则数十个州县的军政长官。
虽然节度使权力要小于西汉时的封王,但随着安史之乱后,唐朝 *** 势力越来越弱,这些节度使等同于了藩王,藩镇,差不多是“半 *** 王国”。
公元782年(唐德宗建中三年),河北四个藩镇一齐宣布 *** ,或称孤,或道寡。更糟糕的是,被朝廷寄予平叛厚望的淮西节度使 *** 烈也跟着反了,还被那四个人怂恿着要称帝。
所以,唐代宗、德宗、宪宗、穆宗等历次削藩。但只有唐宪宗有点成就,不过很快就付之一炬,因为宪宗很快就被宦官 *** 了。
事实上,直到唐朝终结,都没有解决藩镇问题。后来的五代十国,其实就是唐后期藩镇割据的演变。因此,后来赵匡胤建立大宋后,杯酒释兵权,收了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六、藩怎么读
藩是一个汉字,具有多种含义。以下是对该字的
藩是指边疆或边境的地区,也可以用来指代藩镇。在古代中国,藩常常用于描述封建 *** 下的藩王、封臣所辖的地域,这些地域拥有较大的自治权力。此外,藩还有保卫、屏障的意思,表示某种保护作用。
藩的读音为fān。这个字在汉语中的发音可以通过拼音来表示。在发音时,注意声母为f,韵母为an,声调为之一声。正确掌握这个字的发音对于理解和运用相关词汇非常重要。
藩字在汉语中常常出现在一些词汇中,如:
1.藩篱:原指篱笆,后引申为边界、屏障。
2.藩镇:在封建社会中,指拥有较大权力的地方军事首领或封臣的领地。
3.藩属:指属于某一 *** 国家或地区的附属国或领地。
正确掌握藩的读音以及与之相关的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字。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如果遇到类似的汉字问题,可以通过查阅字典、在线资源等方式获取更多的信息和帮助。
七、藩镇割据怎么读
1、藩镇割据拼音:[fān zhèn gē jù]
2、藩镇割据通常指的是唐朝中后期幽州、魏博等藩镇的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完全受 *** *** 控制的局面。唐代藩镇割据主要出现在河北,而河北割据又集中在三镇。
3、在安史之乱后到黄巢之乱前,唐朝后半段的大部分时期里,绝大部分藩镇不割据,只有极个别藩镇割据(例如幽州藩镇、魏博藩镇),即使割据藩镇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而且割据藩镇也曾解除割据。
4、唐末黄巢之乱爆发,才出现普遍的藩镇割据,导致唐朝灭亡。
5、唐代藩镇节度使是以唐朝封疆大吏的资格自擅一方的,其财政基础依赖于国家的赋税收入,其 *** 凭借是法律上属于国家的 *** ——即所谓“官健”。
6、藩镇里的那些割据藩镇既企图游离于 *** 集权之外,又不能彻底否定 *** *** 。唐代藩镇割据的社会基础是投身军戎充当职业雇佣军的破产农民和无业游民。
7、唐代后期的藩镇里,东南藩镇从财力上支撑朝廷,边疆藩镇对外作战,中原藩镇则具有镇遏河朔、屏障关中、沟通江淮的作用。
8、河朔藩镇与中原藩镇在割据与防割据的相持关系上,中原藩镇与边疆藩镇在维系内外均势的平衡关系上,边疆藩镇、东南藩镇与中原藩镇在 *** 和财力的相互依赖关系上,构成了一个既密切联系又互相制约的整体结构,从而维系唐王朝相对稳定地 *** 了一百多年。
关于藩拼音怎么读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